華東之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第二巴庫,第三帝國,華東之雄,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黑海艦隊居然在一天之內全軍覆沒,這個結果,無論如何都是不能讓斯大林接受的,而更可怕的就是由此引發的一系列的惡果。

比如,黑海沿岸的那些港口,隨時都會被德國人進攻,德國人只要架起炮來,一陣猛轟,就能讓人崩潰了。

“我們必須要做更壞的打算。”又一個人說道:“不知道你們注意到沒有,隨著土耳其的易幟,我們的亞塞拜然地區,可能也會面臨到巨大的危險。”

當所有人的目光都被西部戰線,被黑海給吸引過來的時候,很少有人注意到,亞塞拜然那裡其實蘊藏著更大的風險。

因為,那裡有巴庫油田!

一戰屬於陣地戰,只要有武器,有彈藥,就能打下去,但是二戰已經不同了,德國人創新地使用坦克來進攻,將這場戰爭變成了機械化戰爭。

誰的坦克多,坦克火力猛,誰就能取勝,而圍繞著坦克,又會有大量的附屬裝備,比如汽車就需要很多,用來運輸燃料和彈藥。

這場戰爭,需要有石油,如果沒有石油的話,是打不贏的。

蘇聯本來是不用為這個擔心的,因為蘇聯有世界著名的石油城。

亞塞拜然共和國,首都巴庫,這座位於裡海西岸的城市,不僅是政治、文化中心,而且也是重要的石油基地和經濟中心。

這裡的歷史是相當悠久的,早在公元10世紀,就已開始挖井汲油;以巴庫為中心的阿普歇倫半島及其附近海底成為世界著名的石油產區之一。

不過,在手工業時代,這裡還沒有多麼引人注意,一直到世界工業化開採石油的時代來臨,巴庫才大放異彩。

亞塞拜然在1873年就已打出第一口油井。20世紀初,巴庫油田產量是世界上產量最高的油田。1901年石油產量幾乎佔世界石油產量的一半,成為南高加索工業中心和俄國石油基地。從那個時候起,巴庫便一直以“石油城”而聞名於世。

巴庫油田成為世界上產方量最高的油田,成為南高加索工業中心和俄國石油基地。當時有大量的私營油田,幾乎都被美國控制,一直到十月革命後,一切收歸國有,巴庫成為了蘇維埃最重要的石油輸出地。

就在前幾年,蘇聯還一直向德國出口石油呢。

到了現在,隨著戰爭的需要,巴庫的石油生產達到高峰,產量佔蘇聯總產量的百分之七十一!

以前的時候,沒有人意識到這裡的風險,總覺得那裡離前線還遠著呢,最多就是要防範德國人在中東地區起飛戰機空襲油田,所以油田部署了大量的高炮。

現在就不同了。

隨著土耳其的倒戈,如果德國人想要進攻巴庫油田,就有捷徑可以走了,他們可以繞道土耳其。

當初,在北非,隆美爾一路推進到了伊拉克之後,就停下了腳步,沒有進入伊朗,這當然不是德國不想繼續東進,而是沒有必要了,因為伊朗本來就是親德的。

當初蘇聯想要進攻伊朗,就是為了擴大巴庫的防禦縱深,只可惜在德國的秘密支援下,蘇聯弄得灰頭土臉。

雖然蘇聯進攻伊朗失敗了,但是德國人想要透過伊朗來進攻亞塞拜然,同樣不方便,因為到處都是高山,德國人的機械化部隊施展不開。

現在,如果土耳其也成為了德國的僕眾國,那德國就能夠從土耳其和伊朗這些方向上,撲向亞塞拜然了,而一旦巴庫被打下來,那是蘇聯絕對無法容忍的。

“我們必須要加快第二巴庫的開發。”斯大林放下了自己的菸斗,指著上面的地圖說道:“貝利亞,你去負責這裡,把所有的勞改犯都調過去,兩個月之內,讓第二巴庫的產油量超多巴庫油田!”

聽到這話,所有人都皺起了眉頭。

第二巴庫,真正的名字叫做伏爾加-烏拉爾油氣區,是位於西西伯利亞的第二大石油工業區,在伏爾加河中游同烏拉爾山脈之間,總面積70萬平方公里。

作為現階段儲量僅次於巴庫油田的大型油田,所以又被叫做第二巴庫。

這裡的歷史同樣悠久,早在十八世紀就發現油苗,但是卻一直到了1929年才開始工業開發,前前後後,陸續發現了800處油田,500處氣田。主要油氣田有:羅馬什基諾、奧倫堡、杜伊馬茲。

但是,這些都是剛剛發現而已,由於巴庫油田已經足以支撐起蘇維埃的石油需求了,這裡才剛剛進行建設,開採量相當低。

在歷史上,這裡也是在二戰期間才開始大規模建設,畢竟當時巴庫油田面臨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神道珠

秋風帶走的一片落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