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之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三十二章 搖擺不定,第三帝國,華東之雄,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歷史上,德國在北非的戰鬥,最終是失敗的,其中,各種因素都有,但是,最關鍵的一個因素,就是戰略重要性。
北非是義大利的殖民地所在,德國對那沒興趣,隆美爾也只是奉命率領一支偏師去救援義大利而已。
但是,對英國就不同了,這裡是英國的大後方,丟了歐洲之後,這裡就成了英國最重要的原料物資供應地,所以英國傾舉國之力守衛埃及,不容有失。
義大利軍隊不給力,隆美爾兵力有限,海陸方面的補給都被英國阻斷,可以說完全是被蒙哥馬利利用後援優勢拖死的。阿拉曼戰役是隆美爾的最後一次嘗試,失利就只有等死的份了,義大利更是如此。
當年,如果希特勒知道利比亞的下面有油田的話,那絕對不會是歷史上的那個結果。
而現在,情況就不同了。利比亞的油田,已經進入了大規模開採的階段,而德國,更是這裡油田的主要受益者,德國必須要保護利比亞油田的安全!
如何才能夠保護好利比亞?那當然是要徹底地控制地中海!
如果將地中海變成己方的內湖,那利比亞的油田運輸,就太容易了!而控制地中海的關鍵,就是要堵住兩邊的缺口,一邊是直布羅陀海峽,一邊是蘇伊士運河。
這樣,埃及,就必須是己方要拿下來的目標。
僅僅空襲一下埃及基地,表示一下憤怒,有什麼用?必須要做出實質性的來,這就是徹底地佔領埃及!
利比亞在北非的中部,東方的埃及,是英國的殖民地,而西方的摩洛哥,阿爾及利亞和突尼西亞,都屬於法國的殖民地,當英國受到攻擊之後,法國說不定還會在後面搞動作,所以,現在很可能會陷入兩線作戰的困頓。
這樣的話,義大利的那點軍隊,根本就不夠用,德國必須要派遣出軍隊去才行!
希瑞克的話,讓墨索里尼震驚了,墨索里尼絕對不會想到希瑞克有這麼遠大的理想,一瞬間,墨索里尼居然沒有說話。
會議室裡,就這樣冷靜了下來,只有身後的那臺落地鍾,在滴答滴答地響著。
十分鐘之後,墨索里尼終於做出了決定:“好,那我們就來一場大的,將英國人從埃及趕走!”
“我們德國,也會調遣一部分軍隊進駐,我個人希望,由我們德國指揮官來指揮這場戰爭。”希瑞克說道。
希瑞克知道,墨索里尼是不會拒絕的,畢竟,控制蘇伊士運河,對義大利來說,會獲得很大的好處。
而且,只要佔領了埃及,隨時都能夠向東,將中東的油田,也都搶過來,利益太大了!
墨索里尼是同意了希瑞克的主意,但是,在誰主導方面,墨索里尼卻並沒有同意。
讓德國指揮官來指揮?當然不行!義大利,也是有很強大的軍隊的,自從墨索里尼在義大利執政之後,他就一直在擴張義大利的軍隊,到現在,如果他們連埃及都拿不下來,那也太丟人了吧?
“不過,我希望,由我們義大利軍隊來主導這場戰爭。”墨索里尼說道。
墨索里尼的話,在希瑞克的預料之中,麵條軍不出幾次醜,是不會承認他們的孱弱的,而現在,他們既然想要主導,就讓他們主導好了!
“那這樣,我們分開行動。”希瑞克說道:“貴方的軍隊,向東進攻,我們的軍隊,向西進攻,如何?”
一個和英國作戰,一個和法國作戰,各打各的,這個方案,也算是足夠公平了,也好分戰利品,誰打贏了,就是誰的唄。
墨索里尼點點頭:“好,那我們就這麼說定了,我們會出動三十萬軍隊,打垮英國人!”
現在,英國在埃及的駐軍,總共也不過五萬人而已,己方動員三十萬軍隊過去,一定可以將英國人打敗!
墨索里尼信心滿滿。
談完了北非的問題,下一個,就是歐洲了。
當初,墨索里尼到訪柏林,和希特勒簽署了協議,叫做鋼鐵條約,這屬於德國和義大利的軍事同盟協議了。
這個協議的主要內容,就是如果一方捲入戰爭,另一方則給予陸海空軍事支援。
而現在,德國已經卷入了和英法的戰爭之中,從空襲英國的港口開始,雙方簡直就是不死不休。
這種時候,義大利該怎麼做?
“我們義大利,將主要精力,全部放在北非戰場,歐洲戰場上,我們騰不出更多的精力了。”墨索里尼說道。
到現在為止,墨索里尼也在左右逢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