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之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八十四章 子彈的問題,第三帝國,華東之雄,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捷克的輕武器是相當不錯的,而且口徑和德國的口徑完全一樣,雖然Zb26輕機槍的火力持續性不高,但是,它也畢竟是一種輕機槍啊。
德國陸軍擴充的速度是相當快的,雖然一線精銳部隊可以裝備到先進的坦克,成為裝甲師,但是,二線的部隊,裝備就很差了,還是以毛瑟98K步槍為主力的,將這種機關槍裝備到二線的部隊中去,那就很不錯了。
而在另一方面,這款槍也要繼續出口,尤其是華夏,現在抗戰正酣,需要大量的武器,而德國也需要華夏的資源,這種時候,當然不能把這種槍的生產給停止了。
這些年來,德國和華夏的交易也一直在進行,德國的武器,出口給華夏,換回德國需要的各種資源。
“除了這款輕機槍之外,
布林諾工廠也要生產我們的更先進的武器。”希瑞克說道:“包括我們的mG34輕機槍,以及我們的6.8毫米衝鋒槍和子彈。”
現在,這種新的6.8毫米的衝鋒槍,經過多次的實驗,已經完成了定型,整體的構造,和後世的AK系列步槍非常相似,結構簡單可靠,故障率低,終於進入了大批次的生產階段。
現在,這款衝鋒槍,被正式命名為mp38衝鋒槍,這和歷史上的衝鋒槍已經完全不同。
這款武器,裝備到陸軍之後,一下子就受到了歡迎,武器的缺口相當大,靠著德國國內的輕武器製造廠,根本就滿足不了生產需求,所以,必須要放在捷克進行大批次生產的!
畢竟,捷克可是世界第二的軍工廠,加上捷克的產量,就足夠成建制地替換軍隊現有的毛瑟步槍了,至少要先把一線的精銳部隊給替換掉了。
而在大規模推廣這種衝鋒槍之後,需要的子彈數量,也會成幾何倍數地增長。
除了德國的生產線,已經開始生產6.8毫米子彈之外,作為第二的軍工大國,當然也要全面轉產6.8毫米子彈。
同時,7.92毫米子彈的生產線,也要保留一條,畢竟機槍,以及二線和狙擊手用的毛瑟步槍,還是7.92毫米的子彈的。
“我有一個想法。”看著這些歐洲最有名的軍工專家,希瑞克說道:“我們的子彈,可不可以用鋼來代替?”
子彈的彈殼和彈頭,都是銅的,現在雖然不用銅來做貨幣了,這東西也是一種比較貴重的金屬。
在干涉了西班牙內戰之後,德國也得到了很多的利益,比如,西班牙境內的礦產,幾乎被德國壟斷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里奧-丁託銅礦,有了這個銅礦的礦產,德國暫時不用擔心銅的產量了。
但是,需要的地方也很多,比如,有關子彈。
這個時代的子彈,都是銅做的,彈頭,彈殼,都是銅。
主要的原因,就是銅的機械效能好。
子彈擊發的時候,會與彈膛和槍管發生摩擦,而且槍內有膛線,如果是硬金屬,說不定就卡主了,
直接就炸膛了,或者對槍管的磨損很大,幾發就報廢了。而銅相對於槍身而言,質地就要軟許多,可以順利地發射出去。
而且,在發射完之後,比較容易抽殼,對自動步槍來說,這個更加重要。
其次,金屬銅的延展性也比較好,方便於製作子彈彈殼和彈頭,而且同時銅又具有一定的強度,能夠承受住子彈擊發時所需要承受的巨大沖擊力。
最後,就是銅不容易生鏽,這也是個優點。
但是,這畢竟是銅啊!現在,隨著開始使用全自動的武器,對子彈的消耗會大大地增加,想要滿足帝國擴張的需要,那就要找到合適的廉價的替代品。
比如,用鋼來代替!
希瑞克看著下面人的驚訝的目光,繼續著自己的話題,他要講的,就是華夏的鋼芯覆銅和塗漆彈藥。
現在,繼續使用銅來生產,但是,也要進行研究,爭取早日用鋼來替代大量的銅。
當然,不可能全面代替,至少彈頭內部是鋼芯,外面必須要包銅才行。
下面的技術人員一片寂靜,良久,才有一個人說話了:“這樣的話,恐怕會增加卡彈的風險。”
一把槍,可靠性是最重要的,如果子彈卡殼,那對使用它的戰士來說,就是死亡的後果,槍支卡殼率增加,是一個相當大的事故。
“我相信,經過我們技術人員的努力,會解決掉卡彈率高的問題的。”希瑞克說道:“現在,大本營已經有了計劃,如果這種子彈開發成功,就給所有技術人員神聖雅利安人的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