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之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二十八章 復國主義者(加更1),第三帝國,華東之雄,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運動政治家,後世曾任世界錫安主義組織會長,第一任以色列總統,並是魏茨曼科學研究所的建立人。
他是猶太復國主義的發起者和倡導者之一,併成為以色列猶太復國主義的最高領袖。在後世,1948年以色列建國之後,魏茨曼以其在世界猶太復國主義運動中的崇高威望和卓越貢獻而被稱為”以色列之父“,併成為以色列第一任總統。
現在,因為共同的理想,兩人已經在中東那片熱土上,奮鬥了很多年,可惜,事情的發展,總是會出人意料。
1937年,英國為了解決巴勒斯坦問題,第一次提出了分治的想法,即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阿拉伯國家和一個猶太國家。
當時的本-古裡安憑藉自己的政治嗅覺,捕捉到“國家”這個詞所包含的重大意義,意識到這是千載難逢的機遇。他立刻對分治的想法表示支援。本-古裡安指出:“猶太復國主義不是走在一根結實的繩子上,而是在一根頭髮絲上。”
但兩年後英國政府發表白皮書,壓縮猶太人移居巴勒斯坦的限額,禁止猶太人購買巴勒斯坦土地。面對英國立場的轉變,本-古裡安決定發展猶太人的地下武裝。
現在,二戰已經爆發,本-古裡安權衡利弊,提出了貫穿二戰的著名政策:“我們將幫助戰爭中的英國,就像沒有白皮書一樣;我們將反對白皮書,就像沒有戰爭一樣。”
不錯,他們幫助的是喬治六世,而不是愛德華八世,現在,喬治六世已經被打得屁滾尿流,而德國的軍隊,已經開進到了巴格達!
可以想象,以後的中東,會在德意志第三帝國的統治之下,他們夢想中的國家能否建立起來,全看眼前的男人的態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