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之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四十八章 回國任首相,第三帝國,華東之雄,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人們似乎忘記了前幾年有多麼的討厭丘吉爾的言論了,那種喋喋不休的戰爭威脅的話,簡直讓人想要把丘吉爾當做神棍綁到架子上給燒死。

但是現在,他們突然發現,原來丘吉爾早就有先見之明!丘吉爾預言的一切,都是真的,同時,丘吉爾,還是堅定的代表!

英國雖然也是自由國度,但是,和美國又不同,英國大選不是選首相,而是指議會下議院議員的選舉。

大選實行簡單多數選舉制度,選民從650個選區議席中投票選出下院議員,贏得全國超過半數選區議席,即超過326個席位的政黨獲得執政權,該黨領袖將成為英國首相。

也就是說,只要黨內的議員夠多,就能出任首相,同時,如果黨內議員數量不夠,還可以和其他黨派聯合,組成聯合政府。

在英國,首相是不用選舉出來的。

在這個多事之秋,英國更沒有能力進行各種選舉活動,在張伯倫知道自己已經被議會放棄之後,張伯倫就推舉出來了眾望所歸的丘吉爾,來擔任英國的首相。

這樣,張伯倫也是有好處的,當丘吉爾擔任首相之後,就可以赦免張伯倫犯下的一切錯誤了,甚至,張伯倫還可以繼續他的政治生涯,歷史上也是如此。

在丘吉爾上臺之後,幫助張伯倫擋住了那些彈劾,甚至給張伯倫一些職務。

張伯倫辭去首相職務後,仍然是保守黨黨魁。雖然工黨和自由黨慫恿丘吉爾從政府中開除張伯倫,但由於張伯倫仍然得到大部份保守黨議員的支援,所以丘吉爾仍然請他留在戰時內閣。

丘吉爾最初想任命張伯倫為財政大臣,但受到工黨和自由黨的強烈反對,最後任命他為樞密院議長,並掌管重要的樞密院議長委員會。

作為一名英國政治家,張伯倫繼續忠實地執行自己的工作,併為政府提供許多有益的諮詢。

丘吉爾的這種做法,也受到了回報。到了1940年,由於無法征服英國,德國提出和英國議和的條件,幾乎引起政府的分裂,張伯倫最初支援接受條款,但丘吉爾成功地說服張伯倫和他站在一起,反對議和。

張伯倫仍然受到大部份保守黨議員的擁護,而丘吉爾卻只受到工黨和自由黨議員的擁護,張伯倫擔心這種現象會削弱政府,於是在各種場合鼓勵保守黨議員支援丘吉爾。

看這些事例,就知道英國政府還是很和諧的,總之,絕對不會出現東方某個國家那樣,總統當著當著,就爆出醜聞,最後被扔到監獄裡面的奇聞。

而現在,張伯倫知道,自己已經不適合當首相了,那就要找一個合適的人來領導英國,而這個人,當然是丘吉爾!

丘吉爾接到了這個訊息的時候,開始也是一愣,之後,就立刻恢復了過來,他已經是首相了,那麼,他就要為英國的利益服務!

他在巴黎,是想要協調英國遠征軍和法國一起對德國的戰爭,但是現在已經不重要了,他必須要返回英國才行。

英國,現在缺少的是希望,而丘吉爾,希望透過演講,給國家,給人民希望!

英國,從未失敗過,這次也是如此!

“立刻準備一架專機,我要返回英國。”丘吉爾說道。

轉入戰時體制,徵召預備役軍隊進入現役,繼續向美國方面求助,這一切,都需要立刻去佈置,英國,失去了太多的時間了,現在必須要爭分奪秒!

丘吉爾最後看了一眼甘末林,向他說道:“甘末林將軍,我建議您留下一些預備隊,我們對面的德國人,是很狡猾的。”

這裡的主帥是甘末林,哪怕就是丘吉爾利用他新的首相的身份,也不能給甘末林指手畫腳地下達命令,畢竟這裡是法國的領土。

他只能建議。

當他說完了這句話之後,從會議場裡面,匆匆而去,對他來說,有更重要的任務,英國,需要他!

同時,他也在心中湧起一股豪情,哪怕是日薄西山,英國的底蘊仍然是豐厚的,德國不可能取勝,英國,一定會堅持到最後!

“湯普生,回去之後,立刻去見國王陛下。”在專機上,丘吉爾向自己的貼身侍衛說道。

在英國,當年的資產階級大革命中,並沒有像法國那樣徹底,直接把國王送上斷頭臺,而是保持了王室的存在。

由王室在精神上領導人民,而首相則具體處理國家的政務,而每一名首相在完成了競選之後,都需要首先去找國王陛下報道。

現在英國的國王,是喬治六世,是前年才上臺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神道珠

秋風帶走的一片落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