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部分,紅樓小丫鬟 全集,誰知道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眼淚滾瓜兒似的掉下來。
楊奶奶拿著手帕給他拭淚,一手摩挲著他的脊背,笑道:“傻孩子,別掉金豆子了,倒哭得我也心酸了。你們姐弟不為富貴所惑,一心脫籍,可見不俗,我可是知道大戶人家丫頭寧願做妾做小都不肯贖身呢!你且等兩日,大海離得不遠,託給他,快得很。你可識字?”
蔣玉菡破涕為笑,道:“識得,姐姐教我的。說讀、識字,明理,方能修身、治家。”
楊奶奶心裡越發喜歡,識文斷字,進退有度,能說得出這樣的話,必是知達理,這樣的媳婦全村裡也找不出第二個來,遂笑道:“這可好,我說,你寫,給大海去封信!”
蔣玉菡如今希望親事早定,並不顧及數月之約,連連點頭答應。
楊奶奶起身去孫子房間取了筆墨出來,粗紙竹管,墨色也很不均勻,遠不能跟蔣玉菡素日所用的相提並論,但此時此刻,在蔣玉菡眼裡卻是可敬可愛。
楊奶奶簡潔把事情說了一遍,問楊海的意願。
蔣玉菡揮毫灑墨,片刻間寫完,吹乾後遞給楊奶奶,她見了,便讚道:“你這一手字,比大海寫得好多了!到底是讀過的人。可憐我們家窮,大海從小兒沒爹沒孃,沒錢供他讀識字,還是後來當了兵拿了一點子俸祿才開始讀幾本。怪道人人都說萬般皆下品惟有讀高,咱們窮苦人哪裡讀得起,光那一套就得好幾兩銀子呢!”
蔣玉菡笑道:“那是奶奶沒見過我姐姐的手筆。我姐姐不但字寫得好,畫也畫得好,針線活兒更是一絕,管家算賬樣樣精通,我的字全是在姐姐督促下練出來的。”
楊奶奶聽了,喜歡得不得了。
信託人送去西山大營,在蔣玉菡忐忑等待的時候,琳琅已經回到了榮國府,回稟賈母和王夫人關於菜蔬的事情。想起蔣玉菡所說的親事,她心裡微微嘆息,也不知結果如何。若對方當真嫌棄蔣玉菡出身微賤,這門親事不要也罷。
待賈母和王夫人發話,琳琅方回西廂房,向林朗請罪了一番,畢竟這次請了三日假,又為寶玉想吃野菜出去了一趟,竟是沒能好生當差,心裡十分汗顏。
林朗卻很體諒,笑道:“無妨。姐姐家的野菜,姐姐也愛吃,那日倒多吃了半碗飯。”
黛玉在一旁與紫鵑做針線,聞言抬頭,笑道:“廚房裡做的菜太精緻了,一道茄鯗竟用十來只雞來配,倒失了天然本色。那些野菜味兒雖淡,卻合我的脾胃。”
天然,崇尚天然者,果然只有雙玉。
琳琅心底喟嘆,道:“從明兒起,一早我家裡就送野菜和新鮮菜蔬來,姑娘多吃些!”
黛玉笑道:“我們竟是託了寶玉的福。”
紫鵑道:“姑娘這話不是,咱們不是託了寶玉的福,是託了琳兒姐姐的福!她是咱們屋裡的,姑娘想吃什麼就叫她送什麼,豈不是比寶玉更便宜些?寶玉能像姑娘這樣隨意點菜?”
說得眾人都是一笑,眼神灼灼地看著琳琅。
琳琅素知他們吃慣了山珍海味,便只想著吃那不值錢的野菜,也是閨閣之中不知世事的緣故,便笑道:“用不著。我叫莊子裡日日送時鮮的野菜蔬菜,都是頭一茬的尖兒,但凡有的都送一份子來,姑娘想吃什麼就叫人去廚房裡要什麼,總有幾樣是姑娘愛吃的。”
紫鵑拉著她連連道謝,黛玉含笑看著。
一旁林朗放下手裡的,忽然問道:“姐姐家去,如今民生如何?收成如何?”
聞得此言,琳琅一怔,黛玉肅容而坐,不再言語。
黛玉雖不管賬,卻對榮國府內囊景況洞若觀火,將自己房裡的事情管得井井有條,人人各司其職,可見幼時得父母言傳身教,充作男兒身教養,並非對世故一無所知,林朗年幼讀,天資聰穎,有此問,正合了讀明理輔國治民之道,看來並非一味死讀。
琳琅忖度片刻,對林如海夫婦添了幾分敬佩,道:“這幾年風調雨順,我家收成還好,尋常百姓家裡略有薄田的去了賦稅地稅,勉強能吃個飽飯,二十兩銀子就夠一家子豐衣足食了。倘若是家裡無房無地的,少不得都要挨餓受凍,大多數窮苦人便是以挖野菜為食。別瞧那山上的野菜不值什麼錢,咱們只當是個野趣兒,可於他們卻都是救命的東西!”
眾人眼裡都不由自主地閃過一絲絲驚駭,黛玉蹙眉道:“二十兩銀子夠做什麼?咱們平時宴樂,十來桌酒席還不止二十兩呢!”
林朗嘆道:“盛世太平未必全然如此。”說罷,又仔細問了一些民間疾苦,回屋寫文章去了。
黛玉看著琳琅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