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2部分,紅樓小丫鬟 全集,誰知道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鵑說的是廢話。

洗硯又道:“咱們家幾代太太們嫁進來,又沒姑奶奶嫁出去,帶進來的嫁妝代代相傳,積累了不老少東西,聽管家爺爺說,給姑娘置辦嫁妝,也只綾羅綢緞人參藥材花了些錢,打首飾付了些工錢,其他都並沒有花錢,打的床榻傢俱也都是家裡存的木頭,倒便宜。”

紫鵑咋舌道:“我瞧著那麼些嫁妝清單,還以為花了大半家底呢,誰知竟沒花什麼錢。”

黛玉聽她們唧唧呱呱,悠然一嘆,低聲道:“說那些勞什子做什麼?也虧得祖宗積德,不然誰家嫁女兒給陪嫁那麼些東西?竟是搬空了孃家!外人看咱們家清貴,說一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爹爹當了幾年鹽課御史,是天下第一肥差,吃的用的全是好的,實際上呢?爹爹任上只顧著奉旨填補前任的虧空,家裡書畫古董玩意倒有,但官中的銀子並不多,都是些莊田鋪子進益,家下人少,吃穿並不奢華,才了存下來,可沒貪一分半個!”

說到這裡,黛玉一笑,道:“我也不想著什麼嫁妝多少,什麼有底氣,只覺得爹爹一生不辜負讀書人三個字,我引以為豪,想必他們家也不在意這個,若在意,也不算讀書人了。”

攆她們出去,黛玉方開啟抽屜,取出書信匣子,裡面厚厚一疊書信,字跡並非來自琳琅和素日的姐妹們,落款卻是一個小小的秀字。這些都是定親以來,經過兩家父母同意,才悄悄通起了書信,或論些詩詞,或談些書畫,雖未成親,也已經心心相印了。

撫過一封封的書信,黛玉蹙眉憂思,不知他可會怪自己家沒有如約進京?

二月十八日,林家的書信便送進京城了。

不說莊家如何嘆息,莊秀如何失望擔心,琳琅又如何憂慮,只說賈母接到書信後,重重一嘆,道:“一別四五年,我只道能在臨死前見到玉兒,誰承想姑老爺身子不中用,竟耽誤了兩個孩子進京,耽誤了朗兒的前程和玉兒的終身。”

說起黛玉,王夫人眼波一閃,心裡輕輕一嘆,寶釵今年已有十八,正經是耽誤不得。

邢夫人勸道:“到底還是姑老爺要緊些,若有個不好,朗哥兒的前程和大姑娘的終身,都有所耽誤,倒不如好好養個一年半載,也並不妨礙什麼。”

賈母素來不喜邢夫人,聞言不禁眉頭一皺,沒有說話。

邢夫人訕訕一笑,也不知說什麼了。

幸而這時候有人來通報道:“南安太妃來了。”

賈家上下登時忙碌起來。

賈母一面起身去迎接,一面問道:“南安太妃呼喇吧喇地過來做什麼?”

王夫人心中一動,邢夫人便道:“昨日我聽璉兒說了幾句,好似西海沿子敗了,南安郡王叫番子俘虜了去,不知是不是為了這事?”

賈母一驚,問道:“何時的訊息?我怎麼不知道?”

王夫人忙陪笑道:“才得,並沒有來得及告訴老太太,老太太便接到朗哥兒的書信了。”

賈母怒道:“這樣大事,你們也瞞著我?打量我老了,聾了,聽不到了是不是?前兒寶玉搬出園子也沒人聽我的意思,現在出了這麼件大事也沒人告訴我!”

唬得邢王夫人連稱不敢。

說話間,執事擺開,南安太妃已經進來了,並下了轎子。賈母這才住口,打起精神,和邢王夫人迎著她進上房。

南安太妃雖是錦衣華服,卻難掩疲憊,眉宇間亦帶著淡淡愁緒。

賈母心中激靈靈地打了個突,忙領人拜見。

寒暄過後,南安太妃方笑問道:“上回在府上見了幾位姑娘,個個都好,今兒怎麼不見?”

賈母心中千迴百轉,揣測南安太妃的來意,強笑道:“寶丫頭搬回家了,雲丫頭也被叫她剛進京的叔叔接家去了,琴丫頭待嫁,因此家裡只剩一個三丫頭。”

南安太妃笑道:“我正想見你們家三姑娘。你們三姑娘好得很,模樣兒不用提了,素日所見沒幾個能比得過她,最難得是脾氣裡帶著三分爽利,七分剛強,說話也伶俐,性子更灑脫,比我那個又病又弱的丫頭強百倍!”

賈母聽到這裡,已經心生不詳之意了,雖然不願,也只得打發人去叫探春。

少時,探春便進來了。

許是去的人提醒了的緣故,探春身上略換了幾件新鮮衣裳,打扮得十分風致,削肩蜂腰,長挑身材,鴨蛋臉面,俊眼修眉,顧盼神飛,文彩精華,叫人見之忘俗。

南安太妃見了,越發愛得不行,眉眼間也染上幾分笑意。

賈母見狀,心內微微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如戲

孤悟

不朽天途

天馬行空

錦桐

閒聽落花

被鴿子o偷聞資訊素後

慕叢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