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靈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0部分,仙路煙塵,精靈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老道,依我在羅浮山上清宮當了一年多的閒差,對那掌門真人靈虛子的為人也頗為了解。依我看來,你這副脾性,正該對他胃口,怎麼當年又會被他趕下山來,只來這僻遠市集中當個跑腿的道人?”
“這個嘛……”
清河老道聞言,正要辯解,卻聽少年繼續說道:
“還有,老道你當年傳我的那煉神化虛之法,起初我只以為是你在耍玩,拿瞎話兒誑我——但這兩年多來,我這當年的市井小哥兒,讀經多了,見識廣了,覺得那煉神化虛短短的兩篇,實是博大精深,隱隱竟含天地到理——”
說到此處,醒言轉過身來,一雙烏黑明亮的眼睛緊緊盯著老道那張嬉皮笑臉,認真問道:
“老道,醒言跟你相識這麼多年,現在又同列上清門牆,這兩年多來,你也漸漸得了掌門諒解,獨自執掌這諾大一座山場,所以我想問,清河真人——”
說到這兒醒言已換了稱呼,鄭重問道:
“到得今日,真人您能否告訴我此事的來龍去脈?”
“這……”
見他如此認真發問,老道清河也斂去一臉嘻笑。熟視醒言半晌,又沉默片刻之後,清河忽然就像鬆了口氣,開口說道:
“也好,到今日,此事也該讓你知曉。你且隨我來。”
說得一聲,清河便轉身而行,在前面袍帶飄搖,重又朝剛才的觀景臺登去。
等兩人重又到了觀景臺上,老道清河便佇立在石臺最南邊緣,一時並未說話。於是立在觀景臺上地少年身邊,似乎只剩下天聲人語,鳥鳴猿啼。
此刻,老道清河兩眼盯著南邊山屏中透進的清亮天光,神色悠然,彷彿已陷進久遠悠長的回憶。深思之時,偶有一縷山風吹來,到了清河身前,便被他伸出手去,約略一旋,那綹桀驁不馴的浩蕩山風,便忽然變得乖巧溫柔,在他指間旋轉成柔弱的風息,然後被輕輕一撥,發放回白水青山中去。
此際此時,老道清河表面似乎依然是那個恬淡無忌的老頭,但站在他身後,看他那寬袍大袖被山風鼓盪飄揚,醒言便清楚的感覺到,此刻站在自己面前的這個人,已好像和前一刻完全不一樣。
似乎,這老道掩藏半生的另一面,直到此刻才完全展示在自己的面前。
又過了一會兒,那清河才彷彿從悠久的回憶中清醒過來,迴轉身形,對著一直靜待的少年清聲說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醒言你可知這幾句話從哪本典籍中來?”
“《道德經》!呃……”
清河誦出的這幾句話,醒言當然熟得不能再熟。自小在書塾中便讀過,那靈虛掌門又曾告訴他,那上清絕術“天地往生劫”,也要從《道德經》中悟得。如此一來,這本道家經典他更是倒背如流。只是,見清河這樣問出,脫口回答後,醒言卻反而有些遲疑起來:
“清河為什麼要問這個?這問題真這麼簡單麼?”
正在猶疑時,卻見清河點點頭,說道:
“不錯,這正是我三清教主所著《道德經》中頭一句話。只是,在這經書中,還有這麼幾句話: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三清教主說,我等凡人,若想要修得自然天道,便要法地,法天,法道,法自然。只是醒言你可知道,我們這些凡夫俗子,究竟該如何才能去法地、法天、法道,乃至法自然?”
“這個……弟子不知。”
此時那悠然說話的老道士,淡然言語間卻似有股說不出的氣勢,以至於原本相熟的少年,不自覺便用了門中敬語。只是剛剛回答,卻見那道人淡淡一笑,然後口吐數言——於是那番驚世駭俗、前所未聞的話語,便在山風中悠然傳來:
“不,醒言,其實你已經知道了。”
“你手中那煉神化虛二篇,正是當年三清教主傳下的天地自然之法。若能修成,你便可窺得天地之理,自然之道,便可無藥而長生……”
說到此處,老道那縷追隨風尾傳入少年耳中的話語,雖然依舊恬淡輕悠,但聽在少年耳中,已變得有如九天雷鳴:
“唉,這坊間傳刻,婦孺皆知的《道德經》,原本便該叫《道德法經》才對……”
“呀……”
倏忽間,少年忽覺得眼前重疊的青山,忽然間活動起來,和老道人那平淡的笑容一起,化身成洶湧奔騰的萬馬,一齊朝自己眼前逼來!
第十五卷 『三生石上定仙塵』 第十章 月皎風清,重醉舊時風景
“今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