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月無關情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四十章 引領,荒狼,風月無關情濃,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天才壹秒記住『愛♂?說→』,
女兒能成為親王側妃,張老闆也算心滿意足,待送了女兒出門,張老闆按計劃返回楚地。由於馬既長對楚國土著的打壓,再加上茶葉收購與茶稅收繳上的苛刻,楚國國內豪強與丞相間的矛盾正處於一觸即發之勢。
張家原本就是楚國當地人,在楚地有一大片茶園。這些茶園主手下少則數百茶丁,多則數千。張家就屬於有數千茶丁的大茶園主,且張老闆又是茶園主公會的首領。茶稅是楚國的主要稅賦來源,茶園主公會在楚國是一支能與官府抗衡的大勢力。
李承宇完婚後不久,章志行就要去容州上任。李承宇委韋幼青辰王府知事一職,隨章志行一起前往容州。王府知事是王府家臣,並不算在拿俸祿的朝廷命官行列,只是為了方便行事特設的職務,權柄可大可小。韋幼青沒有功名,不能做官。
因韋氏為犯官,家人沒有資格參加科舉。如果韋幼青要考取功名,必須以時樂安的名字,在雷州報名。時文兒不同意他這麼做,一是時文兒不想韋幼青隨了自己的姓氏,再就是一旦入了官,在身份這麼敏感的事情上很容易露出馬腳。再說以科舉入仕,一級級升上去,還不如一直待在李承宇身邊,走李承宇的近路,這樣反而離權力中心更近一些。
而李承宇身邊的孫博寧和武氏兄弟,如果要參加科舉,則需在江南報名,考取之後由江南送洛陽參加殿試來考進士。這三兄弟如今正在苦讀,準備參加今年的大考。
且說章志行帶了自己的三千親兵,一行人行至容州城外,遠遠的,就看見城外的空地上烏壓壓的站滿了人。文官一列,武官一列,在這些官員後面,則是身穿黑色軍服的容州軍。
最前面一騎,是一個身穿紅色文官官袍的人,正是容州判司呂梁君。與他並騎而站的,是一個身穿黑甲的沙陀武官,卻是容州兵馬使劉華冬。
眾人見章志行一眾人等走近,俱都下馬迎上前來。章志行也下了馬,與眾官寒暄了幾句,一起進了容州內城,又來到府衙。韋幼青自然知道李承宇讓自己陪同章志行前來的目的,私下裡早已給呂梁君透過訊息,他默不作聲的等一干官員說完官面文章,對呂梁君拱手道:
“呂判司,楚王乃朱樑武帝所封,實乃朱樑餘孽。自我李煻建國,他們就自建朝廷,不事中央。還趁我朝無暇南顧,屢次三番侵犯我容州邊境。嶺南由於要支援朝廷整頓北疆,也只好任由其作惡為禍容州百姓。如今主上英明,責成嶺南討伐逆賊,特派章刺史來坐鎮容州,實為容州乃辰王殿下大軍後盾,干係重大。此役牽涉到容州百姓與楚地百姓眾多人的身家性命,還望呂判司能竭盡所能,整頓維持,輔佐章刺史,助辰王殿下救民於水火,不負主上的重託。”
韋幼青雖年齡只有十二歲,卻因早慧,面相成熟,此番言語他又故意加入內力,故而低沉悅耳,不像孩童的聲音。眾人不知他的底細,只知他是辰王李承宇的親信,一番話又說的合情合理,俱都心悅誠服的答應。
呂梁君卻聽出這番話的言外之意,這是在警告他不要把章志行當成高恭,更不能在辰王李承宇這次軍事行動中起不好的作用。
就算韋幼青不說,呂梁君也不會做這種傻事。只是這容州雖然自打上陽真人去世後不再劫掠童子,卻依然是他的斂財之地,誰知高恭卻意外病死,如果朝廷隨便派個文官來接任也就罷了,誰知卻把章相公的兒子派來了。此子雖然忠厚,卻不缺乏勇武智謀,又有章樹元做後盾,只怕不是好對付的。更不要說李承宇要來容州與楚打仗,他的大本營必然會建在容州,如此一來,呂梁君更不敢輕舉妄動了。
當然該來的總會要來,隨著營寨的完善,李承宇率部隊分批進入容州。同來的將軍有劉源朗、王榮長等一干李嶽華的老將,容州本地的劉華冬、廖凱等人,也都有勇有謀,容州刺史章志行更不必說,虎父無犬子,章樹元的五個兒子,全部都是一等一的人才。
李承宇進了容州城,見容州城內外秩序井然,這麼多大兵遍佈城內城外,這裡的百姓卻神色安詳,並沒有對大戰在即的恐懼,笑著對身邊的韋幼青道:“容州城百姓倒是有泰山崩於前而不亂的氣魄。”
韋幼青悄悄指了指不遠處那位一身白衣,正漫不經心的指揮民夫運送糧食的修長身影,道:“容州軍民對這位呂仙君的道行深信不疑,只要有他在,容州就不會亂。”
李承宇疑惑的看著韋幼青,笑道:“幼青,雖然你在珍珠島與玉真觀淵源頗深,可我記得你小時候被這個玉真觀道士抓去,差點被煉了丹……你都忘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