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奇R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85章 空閒搶得優先權,三國之馬騰天下,愚奇R,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有分教:
且讀聖賢書,但行聖賢事。
久為縣司牧,兩廂豈不知?
龍煙拱手道:“幽田兄所言,皆在理上,含華佩服。”
馬騰笑了笑,說道:“河西是草原民族的故土。
不論是最早的氐羌,還是後來的月氏,以及再後來的匈奴,都是馬背上的民族。
霍去病西征後,前漢朝庭大舉移民屯田,才慢慢有了農事。
幾百年過去了,這裡的產業非常單一,要麼種田,要麼放牧,就是這麼兩種。
農家艱辛,一年所入不過僅僅餬口;放牧好一些,但日子也不寬裕。
以前河西之民,坐井觀天,不知外面的世界有多大;
固步自封,對一些新鮮事物往往是自覺或不自覺地加以排斥,無形之中造成了河西的落後。
張掖處於河西走廊的腹地,而河西走廊處於大漢與西域聯結的交匯中心,應該是一個開放的、包容的地塊。
但這麼多年以來,迎來送往形形色色的各等人物,本地的民生卻不見多少起色,這是令人既悲哀又無奈的事情。
這次朝庭發來三萬流民,不僅給張掖送來了寶貴的人口,還帶來了許多的生機和希望。
稻穀是一個方面,種桑養蠶更是令人欣喜的一個方面。
相對於種植莊稼和放牧這些比較古老的行業,種桑養蠶是一種相對而言較為發達的行業,收益也遠比這兩者為高。
種桑養蠶對張掖的意義,其實不僅僅是農牧民收入要比以前要高,它的意義和影響將是深遠的。
一是這個行業的發展,將標誌著張掖的農業與中原內地的農業融合在一起。
雖說我們起步很晚,但有比沒有好,早有比晚有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