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0部分,新功夫之王 完結,古詩樂,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查先生您好。”王小虎迎上去,臉上帶著笑容緊緊握住金庸的手,心中卻是百感交集,對於金庸他前世崇拜的不行,金庸的小說被改編成電影、電視劇不下五六個版本,每個版本都有優劣之別,若是能將他的小說改編權拿下來,定能泊來不少的好處吧?
兩人坐下後,金庸打量著辦公室內佈置,一張辦公桌,兩張簡單的沙發,牆壁上貼滿了協和公司拍攝的電影海報,其中《葉問》的海報成色最新,掛在王小虎坐著的老闆椅後邊,海報中的王小虎手持長棍,眼神肅穆格外的瀟灑。金庸指著那副海報說:“你拍的片子裡邊,我最喜歡這部。”
其實從金庸能為《葉問》寫下九百字的長評來看,這部影片跟他的有相通之處,王小虎只是略一思考就明白金庸所說的話,大概是指葉問所表現出來的俠氣與他筆下的英雄有共同處,所以讓他都喜歡的緊。“能讓查先生喜歡是小虎的榮幸了。查先生今天前來不會是專門告訴我這個的吧?”
金庸微微一笑說:“你是明知故問呢。”
王小虎聳聳肩:“願聞其詳。”
“今天打擾王先生有些冒昧,其實王先生這半年來指導的影片我都看過,發現王先生對電影劇本的控制火候不同凡響,在香江電影圈可謂鶴立雞群,於是我就萌生結交的念頭,在《明報》寫了份交友的文章,哪知道王先生視而不見,讓我好生傷心。”金庸說話依舊跟電話中那樣不疾不徐,即使興師問罪也沒有露出絲毫的怒狀。
“查先生還是叫我小虎吧。”一口一個王先生叫的王小虎感覺彆扭,於是他撓撓頭說:“是小虎的不是,只是近期小虎一直忙著婚事,整個人都忙的忘乎所以,所以”
“你要結婚?”金庸聞言雙目一亮,好奇的問道,“誰家姑娘有這等福氣?”
“趙雅之。”王中飾演張永成的女演員。”
“哦?”金庸微微一怔,喝兩口茶水後點點頭說道:“熒幕中雙棲一起飛,倒也配的郎才女貌四個字,如此說來倒是我誤會你了。”
王小虎苦笑著,心說若不是用這種理由接受的話,恐怕這金大俠未必肯原諒自己,若是說自己年輕氣傲的話出來,自己還未必能接受。
金庸半閉著雙眼說:“我是這般想的,想邀請小虎在我十四部選一部出來拍成電影。”
王小虎早就料到金庸會這樣說,其實金庸能有這樣的想法很正常,畢竟他的圈中好友比如古龍、倪匡大都再為影視公司寫劇本,而他卻守著《明報》的產業,圈中好友聚會時難免要說道些。
“這樣啊?”王小虎托起下巴,眉頭微微皺起,顯得略有些為難說道:“查先生為什麼不找倪先生改編呢,我在編劇圈內畢竟還是新手,對於查先生的作品雖然了幾年,卻沒有把握能將其改編成電影劇本的。”
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雖然王小虎也想改編金庸的小說,但是這絕對是一個非常龐大和複雜的工作,首先他的小說背景宏大,無法將其在短短的90分鐘內呈現出故事要點,再者香港市民透過《明報》連載已經熟悉了他的小說情節,在這個時候改編的話恐怕會吃力不討好。
有種說法叫做先入為主,更有種說法叫做“一千個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在娛樂活動本就缺乏的70年代香港,大部分市民都會透過報紙和電影來打發時間,而金庸從1955年創刊跟金庸的小說已經成為十幾年來香港市民的習慣,可以說他們對金庸的小說已經熟到不能再熟悉
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武俠,在王小虎的前世記憶中,電影作品在改編金庸小說的成績上總是差強人意,幾乎沒有成功的範例。可能有的朋幾乎把原著小說改得面目全非,金庸非常不滿意徐克對於自己這部作品的如此改編。為此還曾公開披露這種不滿。試想如果王小虎現在改編一部金庸的小說,你讓他拍那部比較合適?
沒的選擇即使是徐克的《笑傲江湖》原版拿出來也不符合當時的大環境,倒是有一部《鹿鼎記》現在能迎合香港市場,(港民當時好賭成風。)但是星爺還沒有長大,總不能隨便抓個人來做韋小寶吧?有些東西能成為經典不是沒有道理的,這讓王小虎很為難,有時他都在心裡發愁,若是自己重生在80年代的話,電影市場也成熟了,那些耳熟能詳的明星們也活躍了,唯獨這70年代最尷尬
就在王小虎發愁的時候,金庸說話了:“若是連你這千萬編劇都不敢操刀的話,恐怕就沒有別人敢動我的小說了。”金庸說完嘆口氣繼續說道:“哎,本來滿懷希望而然,料不到小虎你竟也無從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