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5部分,雪洗天下,水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麼的,但當心被大家用磚頭拍死,掙扎良久之後,也就作罷,嘿……嘿……要是大家覺得“老虎文化”更好聽的話,那俺下章就把它改過來,大家就都成為“老虎文化研究會”的會員了,吼……吼……有專家在會場上感嘆,“華夏民族現在崇拜的是龍圖騰,信奉的是龍文化,從某種程度上說,龍文化是具有封閉色彩的農耕文明的代表,而虎文化卻不同,虎文化和虎圖騰出現的時間要早於龍文化和龍圖騰,虎是山林之主,萬獸之王,虎文化是具有進攻色彩與憂患意識的狩獵文明的代表,狩獵文明的一個特點就是崇尚叢林法則,講究優勝劣汰,崇拜武力與擴張,如果說龍文化代表的是王道的話,虎文化就代表的是霸道。龍的身體集合了很多動物的特點,牛頭鹿角蛇身魚尾鷹爪,天上飛的地上走的水裡遊地東西都有了,它代表了很多動物,封建統治者把自己比喻為龍。把自己當作萬民的代表,以此來奴役萬民。龍文化從這個意義上講其實是一種扼殺個性與個體的文化,是一種投機的文化,鯉魚跳過龍門就是龍,那跳不過呢?還是鯉魚!‘金鱗豈是池中物,一遇風雲便化龍’,一條魚就是一條魚,想要投機成龍,它就只能呆在水池裡等,等什麼呢?等風雲。也就是等投機的機會,它沒有攪動風雲的能力,就想等到龍捲風來了把自己捲到天上,讓雲遮住自己的身子,站在萬物之上!把自己裝成一條龍,你要叫它行雲布雨恩澤人間,它卻沒有這個能力,它還巴不得把人間的水分都蒸發到天上來,好讓人看不清它的真面目。好讓自己在天上活得快活,這不是投機是什麼?看到魚可以成龍,蛇不幹了,為什麼魚可以成龍我不行呢?於是蛇長出四隻腳,這下是龍了吧?我們國家的歷史無數次地證明了這一點,世上無龍,常常是一條四腳蛇或變色龍從草裡鑽出來,說自己是龍,是所有動物的代表。要所有動物參它為神,大家還都信了,這就是華夏民族逐漸走向衰弱的一個原因。一頭獅子率領的羊群可以打敗一頭羊率領的獅群,由那些投機的蛇和魚率領的動物大軍能打敗誰呢?它們誰也不能打敗,就連它們自己,在露出本來面目之後也只能是別人的盤中餐和口中物而已。你還能真指望它變成龍嗎?這就是我們國家歷史上那些貌似強大的朝代被比它弱小的敵人滅亡地原因,宋朝如是,明朝也如是,這就是漢人一次次做了亡國奴的原因,永遠不要指望那些把自己當作龍的投機分子可以把一個國家和民族帶上覆興和強盛的道路。那些投機分子唯一在意的一件事,就是它們能不能繼續高高在上——’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寧與外人,不給家奴’,這不僅僅是一個女人說的,這是那些投機分子最好的心態寫照。”

“而虎卻不同,一頭虎從林中跳出。頭上就是一個王宇,威風凜凜,它誰也不代表,它也不需要誰來代表它,虎就是虎,一山不容二虎,就是死了,留得一張皮在,那也是虎,沒有什麼能冒充得了它,這就是虎的個性,虎把自己的個性展示出來,龍卻把別人地個性消滅。虎在地上,有自己的地盤,在它的地盤上,誰也不能無視它的存在,它只要好處而不徒虛名,摸了它的屁股,管你是龍是蛇都敢鬥一鬥,餓了就吃肉,渴了就喝水,比它弱小的就是它地爪下之物,它就按照自己的本能來活,不需顧忌別人的看法,這就是虎的風度,這就是人們說的虎威,沒有人敢笑話它。而那些透過投機變成龍地魚啊蛇啊的卻沒這個當膽量與氣魄,翻翻《二十四史》看看那些封建王朝的統治者,這樣的事例數不勝數,真龍寥寥可數就那幾條,魚蝦蛇蠍倒是一抓一大堆。虎是真實的,它務實,它腳踏實地,虎虎生威,一聲吼而萬獸伏,龍卻是虛幻的,它不是藏在水裡就是躲在天上,看不到摸不著,它務虛,葉公可以見到它,別人要想見到它卻難比登天,更不用說它會在敵人面前出現了。華夏民族衰弱至今,其文化中所欠缺的,就是虎文化,就是那股勃勃批虎氣和虎威,就是那種務實的精神,就是老虎屁股摸不得的霸道,就是那種自己代表自己,餓了就吃肉,渴了就喝水,不高興了就敢一聲吼的叢林精神與動物本能。”

最後那個專家感嘆了一句,“要是滄虎文化沒有因為不知名的原因而神秘消亡,而是一直傳承下去,悠悠華夏之龍虎文化一北一南,一河一江相輔相成,綿延千年,當今之華夏,未必不是一番龍騰虎躍之盛世,當今之炎黃子孫,未必不是個個皆龍精虎猛,呵氣成雲走路帶風的人物……”

“澄川虎文化研究論壇”結束了,一股研究“滄虎文化”的熱潮卻剛剛開始,“滄虎文化”中所蘊含的那些秘密,實在是太讓人不能自拔了。

那座城市為什麼會在水中?是地殼變動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光輝之誰與爭鋒

美麗心點

幽藍之尾[人外]

魔鬼椒

棄妻難再逑

葦葉

時傾

木慕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