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7部分,回到清朝當海盜,冥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柔克義聽著龍劍銘的話很舒服,這個時候一句“上帝站在中國人這邊”不是說美國是上帝嗎?也許,總統先生追求的不再是美國在大西洋那一點點利益,而是在全球的領導地位。龍劍銘的提議是很符合美國政府當前的外交需要的。英國和美國之間,好不容易才達成了妥協,聯手對付俄國,現在如果為了中國而犧牲與英國的良好關係,顯然不划算。畢竟,世界的中心在大西洋而不是太平洋!畢竟,英國是目前世界最強有力的國家。
“我樂意接受您的建議,龍先生。我會呈請外交部全力配合這件事,不過,英國人非常擔心他們的那些被俘人員,這,也許是他們催促中國政府儘快談判的主要原因之一。您知道,英國的政治體制不容許英國政府將那些戰俘置之不理。這樣,您需要和中國政府就此有一個合理的解釋或者處置辦法。”柔克義漸漸把話題引到了談判的關鍵問題上。
就英國來說,在西藏邊界“遭受天災”而使得“部分”人員被俘是不幸的,作為文明世界的代言人,作為英國國民的政府,英國政府必須想辦法與中國方面儘快就戰俘問題達成協議。這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的!只是在中國方面,擅長外交的薩道義採取了比較強硬的立場,企圖得到象法國人一樣的體面收場而已。
“對這個問題,我暫時沒有什麼影響力,作為地方官員和軍隊指揮,不應該涉足外交,對吧?”龍劍銘終於“醒悟”到自己的角色,把這個難以回答的問題避了過去,要在這裡下保證的不是自己,而是外務部的人。龍劍銘能做的工作都做了。儘量抓俘虜,他做到了,為中國外交人員的談判壓上了最重的籌碼;在不馬上驚動日本和俄國的同時,用中國海軍的戰艦壓迫英國人放棄可能有的狗急跳牆打算,這,龍劍銘也做到了。
當龍劍銘心滿意足地從東交民巷返回前門大街的宅子時,家裡已經有位客人在等著了。
唐紹儀,中國第一批官派到美國留學的童生之一,與詹天佑正是同批出去的。回國後的唐紹儀,一直在與洋人打交道,最初是在朝鮮海關,然後投到袁世凱的夾袋裡,歷任天津海關道、外務部侍郎等職,是中國著名的英美派外交家。
龍劍銘在西藏力挫英軍,惹來一場談判,而中方目前的負責人,正是唐紹儀。他在龍劍銘到達北京的當天就趁黑摸上門來,無非也是想真切瞭解一下西藏戰事的詳細情況,好對英方的態度和要求作一分析,以便從容應對。他不想自己成為李鴻章式的人物,雖然勞心勞力,卻免不了留下罵名!特別是在《警世鐘》、《猛回頭》兩本小冊子繼《革命軍》之後在南方流傳開來後,青年知識分子的嘴上成天吼著“改條約、復稅權、完全獨立;雪仇恥、驅外族、復我冠裳!”而自己,恰恰在這當口上要與英國人展開和平談判簽訂條約,一個不好,千古罵名可就背上了!因此,與其說唐紹儀是來找龍劍銘探聽西藏戰事詳細情況的,不如說他是受了袁世凱的點撥來找龍劍銘問計的!
龍劍銘一進門就知道了唐紹儀到來的訊息,立馬就作好了心理準備。原來他還打算去拜訪唐紹儀,影響他在實際談判過程中實施自己主張的“拖字訣”,如今人家主動找上門來了,那,事情就更好解決了。這個42歲的著名外交家,能夠爭取過來為以後的新中國服務,不是更好嗎?
“少川先生,蒙您久候了,請恕罪,小弟實在不知道您今天會來。”龍劍銘大步跨進客廳,握住了唐紹儀的手。
“龍督,紹儀不請自來,打攪之處還望恕罪啊!”唐紹儀見龍劍銘終於回府了,心想自己也沒白等兩個小時,哪裡還顧得上分辨到底是哪個有罪該賠禮的。
當下兩人分主客就坐,劉大柱也端來了新茶。
“少川先生,劍銘在美國的時候就聽羅國強先生說起過您,您們是一起到美國留學的吧?如今,羅國強先生正在四川,少川先生空暇時不妨去成都一遊。”龍劍銘主動從朋友和時間上給唐紹儀遞上話題,要不按照官場的俗例,這客套話還不知道要說到什麼時候呢。
“唉!龍督有所不知啊。這中英談判開鑼在即,而朝廷至今還沒有一個決斷出來,讓我,我怎生跟英國講?您在西藏打得漂亮,長了咱中國人的威風,我這邊可不能下了軟蛋,惹來萬民唾罵啊!和約不簽好,對不起百姓、對不起朝廷也對不起您和您麾下的萬千將士。您說,我現在哪裡有這個遊歷的心思呢?”唐紹儀一見來了機會,自然是大倒苦水了。不過,他說的也是大實話,這也正是他的為難之處。
“少川先生,朝廷到現在還沒有決斷嗎?難道我的摺子還沒送上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