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股巡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73部分,刺明,津股巡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古各個部落,都加強了對來往漢人的巡查,甚至將他們懷疑的漢人,都關押起來。這一切,要是延伸開來,就能察覺到,這是蒙古人在為韃子穿越草原做準備,試圖掩蓋訊息。
又比如說,蒙古人突然大量的採購食鹽,又或者是囤積食鹽,同樣是準備長途奔襲的先兆。因為戰馬在長距離趕路以後,一定要飲用大量,才能緩解疲勞。由於戰馬的數量眾多,每匹戰馬需要耗費的食鹽數量很大,故總體消耗的食鹽數量,是一個相當巨大的數字。只要是有心人,不難從食鹽上發現問題。
要是能夠將這些情況都綜合起來,就很容易推測到,韃子是準備有大動作了。然後針對性的展開偵察,韃子的行動,根本不可能逃得過探子的眼睛。幾萬騎兵行動,怎麼可能隱瞞?只可惜,大明朝是自己糊弄自己,不肯去注意這些蛛絲馬跡。自身的情報部門又非常的不給力,那隻好被偷襲了。
就這一點來說,袁崇煥做得也不到位。其實韃子的第一次入寇,準備工作真的不咋樣,保密工作也是相當的稀鬆平常,大軍還沒出發,很多人就知道目的地了。甚至都有蒙古人向袁崇煥通風報信了,結果袁崇煥根本不相信。最終,把自己的小命都葬送了。
周正宇有點擔心的問道:“大人,萬一韃子不管登州城了呢?”
張準自信的說道:“不會的。”
周正宇虛心的問道:“大人,你能跟我們分析分析嗎?”
張準點點頭,緩緩的說道:“原因很簡單,皇太極和多爾袞、多鐸有仇。”
周正宇等人都面面相覷。
皇太極和多爾袞、多鐸有仇,不正好讓他們死在登州城嗎?見死不救,借刀殺人,不是最常見的除掉政敵的法子嗎?
張準目光掃了所有人一眼,緩緩的說道:“可能有人會說,他們間有仇隙,那不是更好嗎?剛好借這個機會除掉對方。有這個想法的人,都不懂得政治。什麼是政治?政治就是虛偽。政治的根本含義,就是我明明很想這麼做,但是我就是不能這麼直接的去做。”
“比如說,皇太極,很想除掉多爾袞和多鐸。多爾袞和多鐸死了,對他是有好處的。但是,他不能公開的動手。因為,政治上,皇太極必須樹立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形象。他不能這樣公開的打擊自己的政敵。”
“要是他放棄了多爾袞和多鐸,就等於是告訴其他的建虜貴族,以後你們要是出事,要是和我關係不好的,我都不管了。你們最好是死在那裡,不要回來了。他要是這樣做的話,他的皇位就坐不穩了。反對他的人會很多。”
“事實上,在建虜的奴酋裡面,有相當部分的奴酋和皇太極的關係不是很好。韃子內部的權力鬥爭同樣非常的厲害,非常的冷酷。野豬皮還殺了自己的親弟弟。皇太極也囚禁了阿敏。豪格一心想要控制更多的牛錄。如果皇太極有這樣的動作,必然會導致很多人心寒,從而和皇太極離心離德。”
“相反的,要是多爾袞、多鐸和皇太極的關係很好,皇太極還可以果斷的放棄,落得一個壯士斷腕,大義滅親的好形象。但是,很遺憾,他和多爾袞、多鐸之間的關係,一直不是很好。因此,皇太極絕對不能坐視多爾袞、多鐸不理。”
毛會暉虛心的問道:“大人的意思,是韃子絕對不會放棄登州城的,韃子還要不斷的向登州城輸送人員和物資,對嗎?”
張準肯定的說道:“你說對了”
毛會暉舒了一口氣,隨即輕鬆的說道:“那韃子不斷的南下,我們不斷的攔截,韃子豈不是完蛋了?我們只要控制了大海,韃子完全不是我們的對手啊?”
張準搖搖頭,緩緩的說道:“事情沒有這麼簡單。韃子沒有這麼傻。你們的目光,必須放得更加長遠一點一旦韃子決心解救登州城,必然會有一個全盤的計劃。在這個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站在敵人的角度,看看敵人會怎麼思考問題。”
微微頓了頓,張準目光一轉,落在王成林的身上,意味深長的問道:“王成林,你說說,如果你是皇太極,你會怎麼做?”
王成林想了好大一會兒,愁眉苦臉的說道:“我……不知道。我沒有船。”
張準又轉頭問凌四少:“你呢?”
凌四少同樣為難的說道:“沒有船……很難。”
張準掃了所有人一眼,提高聲音說道:“你們都認為韃子的手裡,沒有船,是嗎?韃子沒有船,當然就無法解救登州城,是嗎?”
大部分的軍官都下意識的點點頭,只有少部分的軍官,還在絞盡腦汁的思考,看看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