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三章 千古第一公公,大宋最強教官,約翰牛,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垂拱殿,作為大宋官家接見臣子聽取政務的所在,並不大。經過幾次粉刷修繕,雖說骨子裡逐漸透露出幾分老舊的味道,但是外觀還算過得去。

不大的殿堂內,一絲絲化作煙氣的麝香隨著作為香爐的銅鶴喙嘴嫋嫋升起,被透過格窗的晨光照射的如同飄渺的仙境。

在雕樑畫棟的陳設之中,左側一塊潔白如玉的錦綢屏風最為醒目,其上寫滿了形形色色的瘦金體字樣。因為,趙佶平時喜歡將疑難之事、知名人士題記在白色屏風之上,取意時刻警醒。

儘管如此,趙佶卻是最頭痛處理各種繁瑣的政務,幾乎全權交給眾多寵臣去處理。這種疏漏政務的做法極其有害,給國計民生帶來了極大的破壞力。

這些獲得媚寵的奸臣權勢極大,為了滿足趙佶的偏好也為了自身謀取福利,透過龐大的黨羽搜刮民脂民膏。發展到最後賣官鬻爵,鯨吞國家的財富,更是達到了厚顏無恥明目張膽的地步。

所以趙佶在位的二十六年時間內,將一個佔據全球經濟至少七成的國家,敗壞的無以復加。民生凋敝,官場腐敗,軍隊邊防悉數荒廢,最終這個曾經絢麗璀璨的文明帝國,被一支近乎於野蠻的遊牧部落在靖康之恥中徹底覆滅。

今天的趙佶有些苦惱,大宋國庫裡面沒有錢,皇室內庫裡也沒有錢,偏偏就有人和他談論錢財的問題。

相貌堂堂身材魁梧的大漢,正在滔滔不絕的講述宋、西夏、遼國等具體情況。尤其講到西夏党項的時候,大漢的情緒居然慷慨起來。

“撮爾党項背盟自立,如今又幾次三番騷擾我皇宋西疆,蔑視官家威儀,實在囂張無狀。所謂君辱臣死,老奴亦別無所求,倘若能隨軍征伐党項,必先恢復諸軍悍勇,而後一舉蕩平西患,以報答官家知遇之恩。”

大殿之上亦有不少讚賞之聲,但一名清瘦的老者出聲質疑。

“聖明無過官家,樞密之言實乃譁眾邀寵,如今三司財力見底。若攻伐党項一旦決策,西北諸軍少說動用十萬軍馬,若拖上個三年五載,只怕朝廷難以為繼。”

原來那名慷慨激昂的大漢就是童貫童道夫,長鬍子的宦官,軍權最大的宦官,代表國家出使的宦官,獲得爵位最高的宦官,被譽為千古第一公公。

童貫憤然反駁,“輔政何故短視,西軍歷年軍費動輒數千萬貫,迄今百年而成為頑疾。過幾年緊日子換來長治久安,最終實現削減西北鉅額軍費才是正途。故老奴懇請長痛不如短痛,集全國之力一舉解決党項邊患!”

此刻的輔政,正是日後被百姓稱之為六賊之首的蔡京蔡元長,他剛想再行反駁,卻被趙佶制止。

趙佶身材高挑,眉目俊朗,被世人稱讚生的一副好皮囊。儘管相貌不甚威嚴,卻面色紅潤身形矯健,加上才華橫溢,更多的偏向風流書生的模樣。

趙佶不想兩人鬧得爭鋒相對,便攔住蔡京,說“樞密說一舉蕩平邊患,固然可喜,然百年沉痾,如何就能一朝平息?西軍勢大,互相之間亦盤根錯節,樞密又將如何制衡?”

蔡京一聽就知道可能要壞事,這分明就是要進入細節討論的意思,無疑給在場的諸位大臣提醒自己的偏好。

兩年前蔡京被趙佶重新啟用,官復原職更擔任輔政一職,算起來已經是第三次上位。對於如何自保蔡京還是明白的,只要能順著趙佶的心意,就能穩穩的當好這個輔政。

原本蔡童兩人互相協助共同對付政敵,但是童貫得寵之後逐漸驕橫跋扈,蔑視朝堂之上計程車大夫集團。居然仗著趙佶的寵信,在禁軍、西北各軍大肆提拔安插自己的黨羽,很多時候不經過東府而是直接向趙佶奏報。

其中最為明顯的事件,是童貫想得到開府儀同三司的職位。趙佶找蔡京問詢意見,蔡京直截了當的拒絕,“使相的職務不宜授給宦官”。

至此兩人矛盾已經不可調和,暗中爭鋒相對時有發生。

其實,蔡京心知肚明,作為帝王是最不希望看到朝堂之上一團和氣,所以同為位高權重的蔡童兩人如果齊心協力,趙佶就會夜不成寐。

作為帝王之術,將文臣武將拆分成一個個小團體,使之不具備對抗皇帝的能量。再利用各種手段和資源引誘大臣們互相爭鬥,達到掌控朝局的目的。

趙佶有著藝術家的神經質,更兼具帝王的猜疑,同時還有不成熟的惡作劇心態,使得他對一切的非議極為敏感。

蔡京心中嘆了口氣,短短十幾年間朝政已經風氣大壞,以往還能經常看到直言犯諫的御史或宰執,為了一些雞毛蒜皮的事窮追猛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天怮

秋暝

天武霸尊

十九道

漢末沉浮記

何子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