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四章 威風不過高太尉,大宋最強教官,約翰牛,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普通大眾新的一天,是從冉冉升起的旭日開始。但是今天,擁有百萬人煙的大宋國都東京城,卻是很早很早就開始了。

四更天,天還黑呼呼的,文武百官們全部聚集在內城門外,等候內侍宦官開啟城門。然後準備兩天一次的早朝,在等候的群臣之中白髮蒼蒼的老者不在少數,其中率先一人就是蔡京。

城門還沒開,群臣都三三兩兩的說著話,而王黼和蔡京有舉薦起復的情分在,短短兩年,蔡京為了報答王黼,就把他提拔到御史中丞的位置。

王黼向身前的蔡京打聽,最近為何宗室司動作頻頻,是不是有什麼大動作,蔡京準備怎麼應對?

蔡京說“宗室司一箭雙鵰,既拉攏了西府又打壓了三衙,‘四爺’看準了這個時機出手可是相當狠。”

王黼眉頭一皺,趙勢在東京城這一塊算是比較特別,屬於既不想碰又繞不開的存在。“今日,太尉據說去了開封府,看來要親自上陣啊。”

“哎,他去的作用不大啊,四爺一向謀定而後動,這次殿帥府除非破釜沉舟,否則都在對方的算計之中。”

王黼卻擔心地說“四爺此番囊括兩府、威嚇南衙,逼宮三衙,官家不可能沒有想法吧?”

凌晨的夜色更加的黑暗,遙遠西邊的天空閃爍著星星微弱的光芒,隨著內城城門開啟,百官魚貫而入,在皇宮宮門前等候五更天上朝。

蔡京邊走邊和王黼說“太尉上任剛剛三個月,御下不力,受些責難是不可避免。何況這次爭端說起來,和西北軍務有關,官家也不得不忍讓三分。”

王黼恍然大悟,“如此說來,我等只需各掃門前雪即可。”蔡京便迴歸本位不再說話,王黼得到了答案自然不再囉嗦。

五更天,隨著內侍宦官的吆喝聲,宮門開啟,大宋帝國的早朝開始了。

——分割線——

南衙開封府五更天就開始開門執勤,經過包拯名揚天下的三口鍘刀,氣勢軒昂的陳列在大堂左側。

今天是個特別重要的日子,一大早,門口就圍滿了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他們就是來看林沖帶刀私闖白虎節堂預謀行刺的案子,圍觀的人越來越多,從二三十人轉眼間就增長到三四十人。

滕府尹原本想在大堂處理,但眼見這麼多人,就改變主意在二堂過審。很多人不滿意,尤其是張教頭、張貞娘、魯智深等人大聲疾呼,想要讓府尹大人在大堂之上公開審理。

捕頭馮正和張教頭認識,趕忙過來安慰,“老教頭,實在對不住,因為令婿一案涉及到軍機要害,故而不能公開審理。令婿可了不得,東西兩府、宗室司、三衙居然都有人到場觀察,所以必然是實打實的秉公審理。何況令婿有貴人相助,保準平安無事。”

張教頭久居東京,官場之事也略有耳聞,一個案子牽扯到如此多的衙門,還真是不多見。

按照魯智深說的,人證物證齊全,萬無一失。今天又聽到馮正說林沖有貴人相助,不知是真是假。

張貞娘卻急了,行了個福禮,“馮家兄長,可知何時審案,何時結案?”

馮正撓了撓頭皮,為難道“審案很快就開始,但何時結案確實難說。牽扯了眾多府衙,任何細微之處都有可能引起爭議,實在難說。不過一旦有訊息,我會第一時間通知你們的。”

正說話間,遠遠地有人鳴鑼開道奔著南衙而來。大家看去,一架八抬官轎在前後二十名騎兵的護送之下來到門前。

騎兵都頭喝道,“三衙殿帥府太尉高大人到,閒雜人等速速散開,否則休怪某家不講情面!”

開封府的衙役是知道禁軍是一個什麼德行,趕忙勸大夥避一避。門口的都是東京市民,皇城根下見過的大世面多了,根本不予理睬。

都頭壓著腮幫子突突著,“清場!”隨著一聲令下,二十名禁軍騎兵利用戰馬衝撞,硬是衝開了圍觀群眾,擠出一條道來。

然後都頭根本不管群眾胡亂罵娘,自顧自跑回轎子前說“太尉大人,已經清場完畢。”說完示意轎伕壓住前杆,並將轎簾撩起,方便高俅下轎。

高俅咳嗽一聲,低頭出轎,在都頭的護送下,四平八穩的進了開封府。

儘管很多人被騎兵衝撞,但是當穿著朱紫官袍和玉腰帶的高俅,只是掃了一眼周邊的群眾,一個個就只能忍氣吞聲,不敢再說任何非議的話。

張教頭無奈的說“威風不過高太尉!”

高太尉在馮捕頭的引領之下來到二堂,滕府尹,孫定等南衙官吏早已準備就緒,見高俅到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天怮

秋暝

天武霸尊

十九道

漢末沉浮記

何子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