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楊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2章 雨一直下,重生之大夢七年,阡陌楊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清晨,穆東是被下雨的聲音吵醒的。
他披上衣服去陽臺看了看,雨並不大,滴落在地面上幾乎沒有什麼聲音。
穆東快速起床,開車趕往公司。
小時候,穆媽曾經給穆東講過一個故事。
古時候,一個地方,大旱三年,老百姓生活困苦。這一天傍晚,雲來雲去,大風呼嘯,終於要下雨了。
有一個老太太,走親戚回來,離家還有二里地,看見烏雲密佈,眼看就要下起雨來,不由得對著烏雲祈禱:“龍王爺,你可別下雨,等我到了家再下吧。”
雲層中的龍王爺非常無奈,哀嘆一聲:“此地三年沒下雨,還有不望下雨的。”
小時候,聽這個故事,是覺得老太太矯情、糊塗。
現在穆東想起這個故事,不禁有些好笑。
其實,快遞行業,就是一個不希望下雨的行業。
一旦下雨,原來很多露天存放的貨物都要進屋;一旦下雨,原來順利的運輸工作就會受阻;一旦下雨,快遞員的派送也會變得困難重重,速度奇慢無比。
穆東趕到小院的時候,幾個快遞員正在倉庫門口看著院子裡的雨絲髮愁,看到穆東,幾人連忙問好。
穆東停好車,幾步跑到倉庫,拍拍身上的雨水,問道:“大家看到下雨,擔心了吧?”
幾個快遞員七嘴八舌的表達著無奈的情緒。
穆東笑道:“沒事,大家不用急。我們倉庫裡還有一些地方,一會等貨物分揀完了,就放在倉庫裡面,大家依次把三輪車開進倉庫裝車,速度很定會慢一些,但是不會淋雨。只是我擔心大家派送的時候會淋雨。”
有個快遞員說道:“穆總,雨下的不大,我們這個三輪車有雨棚,您不用擔心。”
穆東點點頭,繼續道:“大家還是多注意,一會等財務上了班,我讓他們去採購一批雨衣,大家穿上,省的下車淋溼了。”
幾個人都有些感動,其中一人說道:“老闆,其實我們都有自備的雨衣,不用買的。”
穆東笑道:“我買質量好一些的,以後就穿我買的。”
說完,穆東招呼大家去吃早飯,自己率先跑著去了廚房。
吃早飯時,穆東心裡無比感謝蔡國樑,感謝他提出的修建地下停車場的建議。他決定了,大樓蓋好後,分揀裝置轉入地下一層,以後貨物的分揀和裝卸車工作,再也不會受到天氣影響。
他當即給吳騰騰打了電話,說了這個想法,問了一下地下停車場的空間情況,能不能安放分揀裝置。
電話對面的吳騰騰很得意,他告訴穆東,在設計之初,他已經考慮到了這個可能,所以地下一層的淨高度是3.5米,部分割槽域避開管線安裝後,層高可以達到4米,足以安裝分揀裝置和駛入中型廂貨車。地下二層的淨高度只有2.2米,只能停放小型車輛。
吳騰騰最後說道:“穆老闆,我想象過,這個樓房建起來以後,如果院子裡還是一堆快遞三輪車,那是很不協調的,所以我都給轉到了地下,放心吧,設計師的腦袋瓜子,想得很多,”
穆東趕緊連聲道謝。
掛了電話,穆東不由苦笑,隔行如隔山,自己的思路還是侷限性很大,總是慢人一步。這個吳工也是,上次來說設計方案,也不提一下,弄得我現在冒昧去問,真丟臉啊。
其實,這只是設計師的小小手段,等著在某一個時刻驚豔展示而已。
一會的功夫,其他人也都陸續到了公司,穆東當即安排劉芳菲和林曉媛,去採購雨衣,要求是質量好的透氣性強的,款式就選半身短款,數量是快遞員人手一件。
倆人應命而去,穆東看看院裡,由於人員大都湧入了倉庫,倉庫門口擁擠不堪,穆東叫過方曉傑,讓她去協調一下,大家按照一定的順序去倉庫裡裝車,暫時排不上號的,去休息室等著。
方曉傑趕緊去了,一會功夫,秩序安穩下來,速度加快了很多,一輛輛三輪車裝滿分揀好的貨物,衝進了雨絲裡。
穆東無奈的看著陰沉的天空,這雨,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停?
鍾國棟來短暫的彙報了幾件小事,然後火速帶著人去了郊區,他說雖然下雨,但是可以拾掇一下屋子,打掃粉刷什麼的,不影響。
10點鐘,劉芳菲和林曉媛買來了雨衣,並快速分發了下去。
雨衣是防水透溼布的,一面是帆布,一面是高分子塗層,軍綠色,胸前和後背都帶著熒光條。
幾個快遞員趕緊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