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斯在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08章 狼妖,月老志,風斯在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罷了。

毛蒼推門進來,看到明欽坐在一旁,心裡泛起嘀咕。兩人並沒有照過面,但毛蒼在帥府布有眼線,明欽突然出現自然瞞不過他的耳目。

“卑職參見大帥。”

“免禮。”

鐵崖擺了擺手,不動聲色的道:“毛先生這麼著急來見本帥,不知所為何事?”

毛蒼直言道:“我聽說山城連夜襲取了東關,事關大局,還望大帥即刻發兵救援。”

“先生放心。我已經調遣西、南兩關守將前去救援。東原和枕戈山城互通聲氣,昨晚襲取東關的還有東原兵馬,希望先生能到蒲扇郡去一趟,讓齊郡守發兵急攻東原,我這裡才好取勝。”

鐵崖大軍的主要對手是枕戈山城,東原楊貫一首鼠兩端,坐觀成敗,本來不足為慮。但森江劫持楊貫一,拔除楊家不成,反而促成東原和山城聯合。

東原物阜民豐,若對枕戈山城鼎力相助,可是非常棘手的事。鐵崖無法節制蒲扇城,毛蒼是森江的使者,由他出面和齊善溝通,事情才好辦一些。

“大帥吩咐,卑職這就去辦。”

毛蒼見鐵崖並未推脫,暗暗鬆了口氣。他也怕鐵崖倒向枕戈山城,現在象主在卻掃城復位,森江的地位岌岌可危。如若鐵崖再和枕戈山城罷兵議和,掉頭對付森江,無疑是雪上加霜。

鐵崖肯派他前往蒲扇城,足見並沒有改變策略,否則肯定要拿他祭旗。

鐵崖打發走毛蒼,斜乜了明欽一眼,意興風發的道:“明公子,本帥這回要親提大軍犁庭掃穴,先掃滅山城,迎回陰妃娘娘,再回師勤王不遲。”

“那就恭祝大帥旗開得勝了。”

明欽自然不會坐視山城敗亡,但鐵崖帶甲十萬,雄視一方,厲若莘雖然勝了一仗,鐵崖也只認為是郝虎貪酒誤事,非戰之罪。三言兩語可無法讓他回心轉意。

鐵崖心知明欽是替山城前來遊說的,見他並不求情。暗道:“這小子倒沉得住氣。”

“彼我皆為一國子民,本帥也不想趕盡殺絕。如若山城能夠棄甲投降,歸服王化。本帥可以把山城還給他們。”

“大帥既有心周全,我一定把話帶到。是戰是和,相信厲將軍會有一個明智的決斷。”

明欽明白鐵崖的意思是要山城放棄甲兵,遵從有鼻國語言風俗。

東華人文明悠遠,向來自詡為衣冠上國,對於自家的文化十分珍視。孔子說,“如若不是管仲,我們都成了披髮左衽的蠻民了”。當初禿髮人南侵,厲行剃髮易服的政策,亦遭到東華人的強烈抵抗。

孟子說,“我聽說過出於幽谷,遷於喬木的,沒有見過下喬木入於幽谷的。”

事實上人類的文化並不一直在演進,遲滯不前甚至退化的地方也不少。

宋人喜歡說道統,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一國之文化,自然是其先民聖賢共同創造的結果。仙道治世,講究人人平等,這跟神道時代是很不相同的。仙道時代,平人的智慧和地位漸高,神道時代,則常居於從屬的地位。

自從盤古開闢以來,神道和仙道一直都是此消彼長,盛極而衰的。

在歷史長河中,湮沒無傳的文化的不計其數,放眼四洲七海,文化壽命沒有能超過東華人的。這裡面可能有地理位置的優勢,但其文化具有蓬勃的生命力也是勿庸置疑的。

文化以民族為載體,民族以國家為壁壘。文化都是先民智慧的結晶,瑕瑜互見,很難分一個高下。世界上很多文化,都是在國家衰落之後,民族難以自主,文化無從保全。而盛衰成毀本來就是宇宙生滅的必然趨勢,很難說是文化的痼疾。

但一種文化往往會表現出某種特性,譬如中夏文化,都說是博大精深,這就是一種包容的態度。中夏文化之所以能夠歷久彌新,跟他不斷的融入別的文化、注入新血也有很大關係。而有些文化則深閉固拒,或標許為無上至道,禁絕不同的意見,未免有些迂陋可笑。

鐵崖調兵遣將全不迴避明欽,便是要讓他感到莫大壓力。郝虎雖然敗了一陣,鐵崖大軍未動,再加上齊善出兵策應,四路兵馬齊出,幾乎是泰山壓頂之勢。

可惜結果並不如鐵崖想像的完美,明欽還沒有離開鐵杵城,便得到西、南二關相繼失守的訊息。

原來西、南二關的守將得知山城連夜攻打東關,各率一永珍兵前去救援,半道上中了埋伏,對方劫獲象兵的物資,穿著象兵的衣服賺開城寨,趁機奪了關隘。

另一處關隘則由毅人殺了守將,改易旗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武俠:完蛋我被美女包圍了

吃香蕉不踩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