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斯在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81章 下界,月老志,風斯在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佛母並非無慾無求的性子,但她對青鸞、鵷雛這種與世無爭的性情反而頗為欣賞。鴻鵠傲岸自負,鸑鷟陰鷙雄猜,則不為她所喜。
諸王請佛母上坐,佛母身為長姐,自也無須謙讓,眸光一掃,詢問道:“怎麼不見老五?”
老五赤鳳亦是羽族鳳皇,當初擇選太子,孔雀是女子,大鵬是養子,青鸞、鵷雛退居藩臣,赤鳳賢德,有大略,深得元鳳器重。但是赤鳳繼承大統之後,羽族勢力反而日漸削落,這也是時運使然。盛衰有序,元鳳掃滅四方神鳥,一統羽族,功業彪炳,和祖龍相埒。赤鳳作為守成之主,難以更進一步。再加上天族、修羅、夜叉次第興起,羽族本非平陸物種,朱雀建國之後,漸失神飛之能,這在羽族是引以為戒的事。
諸王面面相覷,他們居於四方,雖然赤鳳作為共主,諸王有朝見的禮節,但諸王都是元鳳之子,吃穿用度難免有僭越之處,託病不朝也是常有之事。
靈鷲王身為朝中卿士,總攬朝政,自然知之甚詳。忙起身道:“陛下倦於政務,一心向佛。微臣離京之時,陛下囑我召四位王爺入京輔政,他將要避位為僧,到西方世界修行。”
“混賬。”
佛母臉色一沉,斥罵道:“他是羽族鳳皇,豈有棄萬乘之尊出家為僧的道理。他要參研佛法,我即是佛母。讓他找我便是。”
諸王面面相覷,孔雀雖號為佛母,她哪裡懂什麼佛法,西方教主奉她為佛母,無非是想在羽族治下傳教罷了。
鸑鷟王嗤聲笑道:“大姐無須為了五哥生氣。人各有志,不可強求。他自己有眼無珠,事過後悔,又怨得誰來?”
原來赤鳳驚才絕豔,也是一風+流天子,宮中嬪娥無數,不能遍識,便招攬畫師摹其面目,按圖索驥。畫師因此藉機向宮娥索要賄賂,宮娥為了讓畫師把自己畫得美一些,得到赤鳳召見,只能奉承這些畫師。獨有一女不肯,在宮中數年不得召見。
山神夸父戰死之後,帝俊出逃天界。為了得到羽族的支援,主動和羽族和親。此女自請願往,即凰娥也。赤鳳一見凰娥,驚為天人,奈何已許與帝俊,追悔莫及。
赤鳳痛失所愛,居然一念超脫,大徹大悟,甘願棄萬乘之尊,出家為僧。他本是極有慧根之人,宇宙廣大,傳聞有佛國淨土,乃五方佛用願力所建。赤鳳要去西方世界求法,可能也不是心血來潮。
當然這只是一種傳聞,還有一些說法。說凰娥是元鳳凰後的侄女,和赤鳳青梅竹馬,兩人本就互相傾心,凰娥見赤鳳玩物喪志,無心朝政,而天界板蕩,大亂將至,凰娥和親神族,也是為了羽族存亡著想。
傳言雖然有異,凰娥和親之事大體不差,想必是個有膽有識的女子。
佛母和諸王與赤鳳乃一母同胞,自然深知底細。這兩種說法都不是空穴來風,卻也不全對。凰娥確實是元鳳凰後的侄女,喜歡她的本來是青鸞王,後來赤鳳徵選秀女,將她選入宮中。凰娥不願向畫師行賄,則是想有朝之日被放出宮去。
至於凰娥作為元鳳凰後的侄女,為何無人能識。則是因為當初元鳳征討四方神鳥,並非一帆風順。元鳳凰後有兩個兄弟,其中一個曾變節投敵,即是凰娥的父親。因此凰娥流落江湖,並不知道自己的身世。
鸑鷟王巴不得赤鳳早點出家,他刻意結交靈鷲王,便是想進京輔政之後,總攬朝政。青鸞、鵷雛兩王謙退清高,不足為慮。只有鴻鵠王志量深遠,是個勁敵。
鸑鷟王目光一掃,忽然發現遊勇灰頭土臉,有些不對勁。這雖是他挑選的女婿,這遊勇比起嶽紅嫣是粗糙了一些,好在此人甚是勇力,還是可以培養一番的。
“小勇,紅嫣,你們在哪兒去了。長輩們都在,還不上前見禮。”
鸑鷟王岔開話題,不願再討論赤鳳為僧之事,萬一佛母活動一下勸得赤鳳回心轉意,鸑鷟王的如意算盤豈不落了空?
靈鷲王見遊勇身上髒汙不堪,也覺得有些難堪,皺眉道:“勇兒,你是怎麼搞的?弄得這一身泥汙?”
嶽紅嫣生怕遊勇胡言亂語,忙道:“我們在山中遇見一夥龍族高手,他們橫行霸道,想要射殺孩兒。我們跟他交手,差點遭了毒手,多虧這位墨公子相救,才逃脫此難。”
“竟有此事?”
鸑鷟王變了顏色,如若嶽紅嫣和遊勇有何三長兩短,他的計劃泡湯不說,還會影響他和靈鷲王的關係。
靈鷲王聽說遊勇不但保不住嶽紅嫣,反而讓一個外人救了性命。心裡有些不是滋味,打量著明欽道:“墨公子?是你救了小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