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斯在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20章 避禍,月老志,風斯在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她親手泡了一壺熱茶,斟了滿杯送到明欽面前,殷勤笑道:“這幾日冬寒未退,喝杯熱茶暖暖身子。”

“多謝。”

明欽是修行高手,不可以常理度之。凡人的酸甜苦辣修行者反而較少感觸,譬如嚴寒冬日,凡夫瑟瑟發抖修行者卻沒什麼感覺。

不過顧盼一片好心,明欽也不好拂她之意。

顧盼端起茶杯小啜了一口,明媚的眼眸卻沒有從他身上移開半點。這一琴一簫到了顧盼和洛玄音手裡,真正成了傾吐感情的利器。暱暱兒女語,恩怨相爾汝。一唱一和,盡吐心曲。就連明欽這種不懂得樂器的人,也聽出兩人是以琴簫替代口舌,互相訴說。

如何表達,是一種藝術。藝術的形式多種多樣,用語言和文字來表達,是為文藝。語言和文字都不是天生的能力,所以也沒有天生的文學家。

文章本來是一種專門學問,新學健將以白話取代文言,強調言文一致,按照這種趨勢,只要不是啞巴,都能成為文章家,事實卻並非如此。

文言是一種文章語言,新學健將所謂的白話也並非口頭語言,只是一種新文言罷了。

廣土眾民如中夏,一地有一地的方言,用語言交流則扞格不通,寫成文字則周遍無礙,這就是文言的神奇之處。

其實中夏的文言也並非一成不變,大抵文言總是儘量屏棄方言俗語,以雅馴為宗。

儘管白話比文言學習起來似乎要容易一些,成績卻還遠不及文言。因為文章實是一種理智表達,哪怕感情色彩濃厚的詩詞也非單純的情感宣洩。李斯形容秦聲‘歌嗚呼呼快耳目’,初民的音樂大抵如此,從音樂發展到文字,實質也是情感到理性的一大跨越。

所以音樂比語言、文字更加能觸動人的感情。

明欽靈識敏銳,已經達到不以目視而以神遇的境界,此前對音聲之道雖然沒有太多瞭解,卻遇到過不少精擅此道的高手,音樂來自於對自然界各種音聲的模擬,是以天籟、地籟、人籟之分。

古人說,‘絲不如竹,竹不如肉’,原因是漸近自然。但是人類善假於物,在音樂上也是一樣。

天光漸亮,黑衣人這時候潛入洛園甚是奇怪,明欽本想看著黑衣人到底有何圖謀,卻見園中的護衛開始換班,防守更加嚴密,黑衣人眼見無隙可乘,便有退走的意思。

明欽展動身法掠上房屋,黑衣人察覺到危險臨近,猛然扭過頭來,他蒙著面目,只露一雙鷹隼般的眼目。看到明欽倏然一飛沖天,消失的無影無蹤。

明欽早知此人身法了得,卻未料到厲害到這種地步,金烏教的高山鷹也以身法見長,比起此人似乎還略有不如。

園中的護衛甚是警覺,但有風吹草動都瞞不過她們的耳目,黑衣人身法雖快,動靜也大。大鵬是羽族飛得最大最快的種類,他奮飛的時候,水擊三千里,扶搖直上九萬里,聲勢不可謂不大。羽族雖有小大之異,法門卻大同小異。修行者也是一樣。孫悟空的筋斗雲可達十萬八千里,這個筋斗和大鵬的水擊三千里便有異曲同工之妙。

“什麼人?”

園中護衛發現房頂有人,如夢初醒,登時便有護衛圍攏上前,蓄勢以待。

明欽沒料到黑衣人反應如此之快,要追已自不急。顧盼和洛玄音聽到動靜,也收起琴簫,推窗檢視。

明欽飛身疾掠,穿過窗戶,落入房中。

兩女嚇了一跳,看清明欽的模樣又驚又喜,“小海,怎麼是你?”

“是啊,你不來見我們,鬼鬼祟祟躲在房頂做什麼?”

兩女心覺奇怪,明欽既然來了,根本沒有必要藏在屋簷上窺探。

“沒事。就是想看看慎帥這些護衛濟不濟事。”

明欽沒有透露黑衣人的事,免得兩女心中害怕。

“你什麼時候回來的?”

洛玄音對明欽也頗為關心,只是當著顧盼的面難免有些顧慮。

“也沒多久。你們還好吧。”

明欽一語出口,只見洛玄音眼圈泛紅,不由心生憐惜。

這時,外面的護衛衝了進來,提醒兩女小心。

“啟稟兩位夫人,發現有外客闖入,身份不明。”

“知道了。可能只是過路的,不必驚慌。你們小心戒備便是。”

顧盼在慎玉軍中呆過一些時候,她也參加過白駝寨一役,殺傷不少匪寇,眉宇間多了幾分英氣,這群護衛對她倒甚是服帖。

“遵命。”

為首的護衛答應一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吞天武帝

千尋洛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