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斯在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36章 用人不疑,月老志,風斯在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天花亂綴,反而容易啟人疑竇,讓人懷疑她喝了什麼迷*魂湯,所以只能略微提點,順其自然罷了。
“母親所言甚是。女兒記下了。”
江水湄見母親對明欽如此看重,不由升起幾分好奇。她有一個兄弟遺失多年,江夫人始終念茲在茲,難以釋懷,親戚好友旁敲側擊想讓江老爺過繼一子的想法層出不窮,惟是江夫人堅信兒子定能找到,所以堅持不允。江老爺怕她傷心,從來不敢當面提及。
如今忽然認下一個乾兒子,實在讓人意外。至少可以說明這個明欽的確能得江夫人的歡心。這就難怪江水心對他百般詆譭了。
江老爺夫婦對江水心視若掌珠,江水湄身為長姐,也大為不及。十指連心,而修短不齊。兄弟姐妹一多,厚此薄彼確實在所難免。
人與人之間有所謂緣法,有道是,‘情人眼裡出西施’,其實不只情人之間有這種緣法,父母、兄弟、朋友種種人際關係都有一層緣法作用。
俗話說,‘王八綠豆,看對眼’。這種緣法並非冥冥中難以捉摸的物事,而是一種氣質、性情的投契。所謂‘性情相投’,實質就是一種緣法。‘性情’是勉強不來的,‘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性情雖不是絕對不可改變,但要轉移性情往往要承受相當的苦痛。
一般家庭成員之間,性情會在潛移默化間相互適應,譬如兄弟姐妹在幼小時多半會有些衝突,長成以後一般要好許多。這成熟的過程便是性情互諒的過程。
而婆媳關係素稱難題,就是性情在相互磨合的過程中必然出現的苦痛。
有所謂,‘一見傾心’,‘一見如故’,性情相投固然是一個方面,重要的是雙方都有相當的氣量,孔子自況,‘無可無不可’。就可見他氣量特大。
常言道,‘知己難尋’,‘知音少,絃斷有誰聽’。有時候可能是把自己限制在一個極度褊狹的心境中,落落寡和,無所適從。
其實人的觀念雖然深淺有所不同,大體不會憑空產生,縱然差異極大,像儒、墨、道、法,多半可以歸之為激進、保守、平和三五種,沒有特別難以推求的地方。
又能有什麼難以言說的心事,所謂‘知己難尋’,多是局度狹窄,不足使人知罷了。孔子說,‘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子夏說,‘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人只要心態平和,不持一種褊狹偏激的態度,感時傷事,鬱鬱寡歡,人緣自然會好起來的。
“女兒並非不知好歹的人,欽之於我們全家有救命之恩,只要他沒有不軌的企圖,女兒不會對他怎麼樣的。”
江水湄想到江老爺還在明欽朋友手中,不論如何,眼下是不能得罪他的。
“這裡太過簡陋,我已經派人去收拾過咱家的老宅,母親和心兒隨時可以搬回去。父親的下落還得和欽之得個實信。希望他朋友能把父親早日送來。”(未完待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