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斯在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5章 劫力,月老志,風斯在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秒記住【網
明欽聽白衣人說的入情入理,就有幾分將信將疑,可這萬雷山鬼怪眾多,是個兇險之地,他怎麼肯冒險進入。當下客氣的笑道:“既知狐王居此,小輩理應拜訪。可惜此番還有些瑣事要辦,又不好空手上門,還請兄臺回去稟明此意,待我日後再專程探望。”
白衣人露出為難之色,苦笑道:“公子不肯見顧,想必還是信我不過。實不相瞞,我本是妖鼠修成,只因偷吃了一位大賢的書稿,先生以仁心為懷,不忍戕害,因此靈智大開,神能百倍。因聞先生曾言,‘鼠齧我稿,實勉我也’。遂悟鼠竊狗盜、損人害己,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的道理。自名汝成,以殷為姓。”
“舊日曾在陷空山無底洞地湧夫人麾下為妖,後來夫人被李天王父子擒去。我則遊蕩中原,到了松江府陷空島覺得這名與我陷空山不謀而合,因便留居下來,中間也點撥了幾個弟子,曾大鬧東京汴梁,盜取三寶,江湖人喚五鼠,又稱五義的便是。還望公子不要以異類見憎。”
明欽念頭轉動,不動聲色的道:“閣下偷吃的莫不是顧亭林的《音學五書》?”顧亭林是明末三大賢之一,清代漢學鼻祖,真可說是鼎鼎大名,如雷貫耳,即便沒讀過他的書,總還有所耳聞,一些奇聞佚事也流傳甚廣。
殷汝成面有慚色,遜謝道:“少時頑劣之舉卻成就我平生一場大機緣,顧先生虛懷雅量,在時不覺得他有三頭六臂,後來卻少見其比。”
明欽笑道:“你這妖怪倒會滑舌。欺我不知史事嗎?你既然是明末才修成的神通,如何又能到陷空山無底洞為妖。那可不是大唐貞觀年間的事嗎?任你說的天花亂綴,卻不是百密一疏?”
殷汝成殊不慌亂,笑眯眯的道:“公子也是修道之人,豈不知道法萬千,向來有移星換斗,顛倒陰陽之說。自古道,‘四方上下謂之宇,往古來今謂之宙’。道家修證大小周天之力是謂元力,修證逆往知來之能是謂劫力。”
“天庭聲稱玉帝苦歷過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十二萬九千六百年。而尊舅狐王有萬歲之名,他年少之時天庭還不是玉帝作主呢?可這說法倒也不盡是假話,相傳集合四象之力便可以開啟‘混沌劫境’修煉劫力。天皇帝俊隱遁之後,西王母和太清老子為了扶植玉帝坐上天帝寶座,只得延請西方佛陀填補太陽之位,方才開啟混沌劫境,助玉帝歷劫。”
“三界實有一修煉劫力的法門,便是中夏四部中的史學,當年我偷吃了‘音學五書’之後,醉心於音韻之道,發思古之幽情,無意間被天簌攝入,倒回了千年。說起來自是讓人難以置信。”
明欽暗暗納罕,古來雖有爛柯之事,劉、阮之遇,好像只是仙家駐顏之法,返老之術,在一定範圍內延宕了時間的流走,所以有‘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說法,‘天上一日,地上一年’,可能也是據此生造。至於真的倒轉陰陽,穿梭時空只是一些未經證實的傳聞罷了。
仙家主持三界秩序,對於這種偷天換日的勾當必然是十分審慎的,三界以因果立法,若是淆亂前因,相應的緣法都會隨之改變,嚴重的會影響到三界格局。而時間又不像一些人認為的那樣可以別歧不亂,因此劫力的潛能實在非同小可。
大概是天庭格外避忌的緣故,此道在三界的傳習少之又少,除了一些佛道聖人之外,相傳只有一個六耳獼猴,善聆音,能察理,萬物皆明。可惜六耳獼猴未能將劫力修至絕高境界,所謂逆往知來,周知萬事萬物,他卻只能逆往不能知來,落得一個慘死孫行者棒底的可悲下場。
近些年來,仙界風氣大開,劫力修行的法門越來越受人注意,不少修士苦心研索,流風所及,頗能吸引一般人的興趣。
俚俗有言,天下沒有賣後悔藥的。春秋蘧伯玉素有賢名,行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之非。陶淵明‘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之言一語道盡今是昨非的悵恨。凡夫追悔過往的所為,迷惑於未知的曲折本是人之常情。所以龜筮之法,星命之術古已有之,只是不及神佛修行劫力為明晰可觀罷了。
道家雖昌言清淨無為,而兩大法門卻都是願欲無盡的大有為之功,躡空蹈虛而徜徉於宇宙無極之中,想必是至高的自繇境界了吧。
近年來劫力修行之法紛傳已甚,明欽自然也有所耳聞,不過相應的世人多當作茶餘飯後的談資,未盡當真。明欽聽了殷汝成的現身說法,不免有些心馳神往,劫力的威能本足以和元力等量齊觀,只是被天庭明令禁止,法門又極少流傳,修士迫於仙家律條只好望峰息心罷了。
殷汝成笑道:“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