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斯在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0章 牛魔無罪,月老志,風斯在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秒記住【網
李火雲師徒一見來了救星,登時大喜過望。開啟轎門魚貫而出,和孫氏兄妹熱絡廝見。
“多虧賢兄妹及時趕到,否則我師徒三人定然性命不保。”李火雲面帶懇摯,感激涕零的稱謝。
孫履真微微哂笑,李火雲的為人他也偶有聽聞,卻不好當面揭破,衝著關保姐弟笑道:“陳世兄,你倆沒傷著吧。”
陳關保搖著頭道:“這仙家界域想不到也有強盜出沒,連一郡郡守都敢劫奪,真是讓人意外。”
原來李火雲這雙徒弟和孫行者大有淵源。唐僧師徒西天取經的時候,曾在通天河左近的陳家莊歇馬。觀音蓮池中的金魚自號‘靈感大王’在通天河為妖,每年要陳家莊供獻童男童女享用。孫行者打抱不平、收伏了靈感大王,救下他們姐弟。陳家莊父老感恩戴德,造下生祠供奉唐僧師徒,因此便結下不解之緣。
李火雲為人八面玲瓏,又要借重孫行者的名望,於是將陳家姐弟收為弟子,帶在身邊。
世間的廟宇興廢無常,若能香火世代不絕,甚至成為聖地,自然是神仙樂享其成的事。李火雲傳授陳家姐弟一些道術,讓他們為唐僧師徒的廟祠看守門戶,孫行者方今貴盛,自然要投桃報李,後輩之間頗有來往。
陳關保姐弟這次隨師傅上天做官,少不得和孫氏通稟一下,恰好萬雷山隱居著一位通風大聖,便是妖界赫赫有名的七大妖聖之一,他最近要過四千歲壽誕,妖界中有頭有臉的妖仙都要來拜壽,孫行者成佛後天庭呼叫為大鴻臚,主管藩政院,因而派遣徒弟和女兒前來祝賀,並監察諸妖有無異動。
孫履真兄妹是有所為而來,當然不願在萬雷山中和妖界勢力大打出手,和顏悅色的道:“若說積雷山一役,當年皆因我師傅借取芭蕉扇而起,是非功過我也有所耳聞。而今仙界皇宇清平、國泰民安,玉帝謙恭下士、偃武修文,定不會允許冤抑沉埋,仙民哀苦無告。這位施主若是信得過我,可以將此事的原委寫成訴狀,倘若果然是執司之過,亦可申請天庭賠金,你看如何?”
蕭搖情冷笑道:“訴狀鳴冤不過是小可之事。怕只怕這狀子寫好了遞不出去,就算送上有司,也無人敢接。冤沉海底也就罷了,說不定還要招來殺人之禍。”
“何至於此。”孫履真笑道:“不瞞施主,你我本是同類,雖則當今是人皇御道,天條明令,萬類平等。你不必害怕,我自不會害你。”
蕭搖情淡淡道:“那我要狀告李火雲趁火打劫,謀我傢俬。殘害摩雲洞生靈五百餘口,這一條可過得去嗎?”
“一派胡言。”李火雲面孔陰沉,色厲內荏的叫道:“小聖你莫要聽信這妖女栽贓。牛魔王一家都是妖界強梁,橫行霸道,荼毒百姓。且要捉吃唐長老,阻撓取經大業。我身為火焰山土地,理應襄助孫大聖除妖降魔,伸張正義。這妖女不過是牛魔餘黨,賊心不死,今日膽敢劫奪天庭仙官,公然與昊天上帝為敵,合該依法糾辦,以儆效尤。”
孫履真微微皺眉,積雷山一役李火雲攛掇豬八戒掃蕩摩雲洞,打死了牛魔王的愛妾,這一節著實讓孫行者有口難言。他自從少年藝成和妖界幾位大神通者結為兄弟,呼朋喚友不能說沒有情誼。
後來大鬧天宮被如來壓到五行山下,飢餐鐵丸,渴飲銅汁,嚐盡人世淒涼,幾個盟兄勢盡而散,救不了也就罷了,苦熬五百年都未有一加探問,妖魔之沐猴而冠、天性涼薄也可謂盡致了。
及至和牛魔王撕破面皮,生死相搏,絕非一朝一夕之故,而是積漸而生的怨懟。在號山枯松澗和牛魔王之子紅孩兒相遇,紅孩兒仗著三昧真火絲毫不講情面,是所謂‘子不教、父之過’。牛魔王夫婦難辭其咎。之後如意真仙和鐵扇公主都因紅孩兒之故不予落胎泉和芭蕉扇,親見牛魔王又不肯通情。神通較技還有什麼兄弟情面可言。
大抵妖族和天庭廣有仇隙,孫行者、豬八戒、沙悟淨之流一旦被仙佛收編,自爾排擯於妖怪之外,而這些人既為同類所不容,轉而對仙佛死心踏地,對同種屠戮兇毒比之仙家猶有過之。這和凡間綠林豪客鄙棄朝廷鷹犬的情景同一途轍。
而孫、豬之流在三界之所以聲譽極好,一是因為天庭在三界佔統治地位,文人著書立說也都站在仙家的立場上,這些改邪歸正之流當然極可稱揚,置為型範了。二來唐僧師徒盡被封成佛菩薩,勢利之情樂於稱道,不免要塗脂抹粉、加以美化。
妖族子弟即便心懷怨恨,不恥其為人,凡夫也無從知道、更不在意。當年孫行者和牛魔王義結七兄弟,積雷山一役的枝節平民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