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卡西大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28章 象棋故事,象棋,卡卡西大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也是他利用纖維板,或者其他東西製作下的,總之,都是他自己掏錢,或者自己動手製作的。而平時每天下班,或者遇上颳風下雨,還要將所有象棋經由起來,免得丟失和淋雨。而有一些下象棋的人,下完了象棋拍一拍屁股就走人了,經常就見他,晚上收工以後,還要將那些個象棋及棋盤收挽起來,放到牆根下,再用什麼東西蓋起來,每天如此,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基本上天天如此。記得有個偉人說過一句話;一個人作點好事並不難,難得是一輩子作好事。而他雖然沒有一輩子,但可能也有好幾個年頭了吧!貼上人,貼上錢,更主要的是貼上時間,也不知道他圖的是什麼。
可能是出於物件棋的愛好吧!但是,他每天的工作是修理腳踏車,很少見他有時間下象棋,只是晚上下了班,或者有時間閒下來的有限的一些時間裡,才能夠見他過過棋癮。
而那個象棋角,雖然簡陋,寒酸,但是每天吸引了好些個象棋愛好者的光臨,大多數是一些離退休的人員,及一些賦閒下來的人們,還有在周邊開門市部的一些人,利用門市部上的空閒時間,匆匆忙忙趕過來殺上幾盤,更還有汾陽附近一些農村的象棋愛好者大也老遠過來下棋。近的人們步行溜達就來了,遠一些的騎腳踏車,電腳踏車,還有一些開小汽車過來下棋的。那些下棋的人們,大多數是一些中老年們,但也有不少古稀老人在那裡下棋,甚至還有一些耄耋老人也來參戰。有時候還有一些腿腳不靈便的愛好象棋的老人,由家人用輪椅推著過來觀看,過過眼癮。而也有一些年輕青皮後生,初出茅廬不怕虎,一上棋盤就是風風火火,猛衝猛打。到了中午,大人們大多回去吃飯了,就見一些小孩子們在那裡學下棋。而更有一些痴迷於象棋的人,夕陽西下,月亮上了樹梢,路燈底下還在那裡鏖戰。
關於象棋的起源,有神農氏說,有黃帝說,有韓信說,還有北周武帝說。而贊皇縣棋盤山景區的鄉民,卻言之鑿鑿:棋盤山是中國象棋的故鄉。還拿出了響噹噹的憑據,說中晚唐時期,趙州贊皇有一對著名父子宰相李吉甫和李德裕,父子在閒暇時,常常在棋盤山一帶演習“象戲”,並對戰國末期盛行的“六博”象棋進行變革,增加“將、馬、車、卒”四個兵種,最終發明了中國象棋,鄉民遂將這座山取名“棋盤山”以為紀念。
進得山門,一條紅石板鋪就的小路,把我們帶到山的深處。山中極是靜謐,只能聽到山林深處的各種鳥鳴。腳下這路設計得很人性化,行個三五步就是幾級臺階,一路悠閒地走走停停,到也不覺得十分費力。徑旁雜樹繡綠,鳥啼深谷,野花爛漫,蜂飛蝶舞。一些少見的樹種,被有心的景區人掛上了牌子,諸如降龍木(鼠李科)、楓香(芳香科)、暴馬丁香(木犀科)、欒樹(無患子科)……這到使我們長了不少的見識,恍惚在不經意間走進了植物園。當走得稍感疲倦時,便有一座涼亭等在面前。此時,人坐在樹蔭下,任涼風吹拂,倍感愜意。行走不遠,路旁立一巨石,上鐫“懷古”二字。憑藉路旁的標示牌,我們知道,腳下已經是冀晉古驛道了。踏上幾千年前古代出徵將士、商賈販夫、文人騷客走過的路時,頓時生髮出悠悠的思古懷古之情。這是條長長的石砌小路,由青白紅等各色石頭鋪就,歲月已經將上面的鋪路石打磨得光滑如鏡了。在一些光溜溜的石頭上,我隱約看到了當年馬踏輪軋所留下的痕跡。透過歷史煙雲,我依然能感受到,翻越了太行山脈的山路曾經的繁華,能夠想象出這條路曾承載過前人多少喜怒哀樂、多少悲歡離愁。這條風雨滄桑的古道上發生的故事,史料記載極少。老百姓的口口相傳,佐證了民國時期,這條路發生過晉系軍閥和奉系軍閥的戰爭,八年抗日戰爭,它還是重要軍事通道。在浩瀚的歷史大海里,所能打撈出與這古道有關的久遠往事,只有點點滴滴。它發生在後唐莊宗李存勖身上。公元908年,24歲的李存勖承襲父親李克用的晉王之位,此後,他馬不卸鞍,浴血奮戰,先後破燕、滅梁、亡蜀、敗契丹、降藩鎮,使內憂外患交集的國家終於再度天下一統。公元919年,長期與晉修好的趙遭梁圍困,晉王李存勖任命蕃漢副總管李存審留守晉陽(太原),親自率軍越太行,過棋盤山段嶺關,自贊皇東下,在槐河岸邊大敗梁軍。至今,古道上尚留著李存勖的“試劍石”、“歇馬巖”以及頗具神話色彩的“馬踏泉”。遺憾的是,古驛道只是記錄了李存勖威武強悍、驍勇善戰的一面,至於他公元923年登上皇位後,日漸驕惰,縱情聲色,放任後宮,信用宦官,縱容伶人,致使君臣離心,身死國滅。我們也只能從讀史中瞭解了。這位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皇帝,留給後人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