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東正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96章 分不清楚,司馬懿穿越秦檜,阿東正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王次翁與何鑄離開三司府衙的時候,都有看到府衙大門外圍滿了人。 王次翁知道,這些人基本都是因糧價上漲,而導致生活難以維持的基層官吏們。 當然了,他們也是屬於那種比較邊緣化的官吏,畢竟但凡手中有點兒權力的,也不至於落得這般田地。 “如此這般!成何體統!那兒還像是我大宋官吏!” 一旁的何鑄在看到這一幕後,當場就忍不住的大罵起來,說著就要走上前去好好大罵他們一番。 不過卻被王次翁給拉住了,繼而輕聲勸告道:“何政事吶,你說得再好罵在再有理,又有什麼意義呢,這人總得裹腹不是,你這般前去,豈不是找不痛快嗎?” 何鑄一聽這話,自然也就停下了腳步。 搖著腦袋嘆聲說道:“這錢糧之事........” 他想說些什麼,卻突然發現好像說什麼都不太對,也都不合適。 他想說這糧價怎麼就這麼高了呢,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北伐而大肆購買糧食所造成的。 也就是說,實際上造成這一現象的罪魁禍首就是因為北伐。 只要不出兵北伐,朝廷就不會大肆購買糧食,只要朝廷不大肆購買糧食,自然就不會有糧食暴漲的問題出現了。 所以只要當初不北伐就好了,就不會出現如今這樣那樣的問題了。 難道就因為此事而不北伐了嗎,若是不北伐又談何收復故土。 可若是北伐,又會造成諸多問題且都難以解決,就像是現在這樣,若是在這樣持續下去,恐將天下大亂。 而他何鑄自己,曾經又是極為的堅定支援北伐之事。 故而他想說些什麼,卻又說不出口來,因為怎麼說彷彿都不對,就很難受。 王次翁看著何鑄這副欲言又止的模樣,大致也都猜到了他在想些什麼。 一邊兒往回府方向走著,一邊兒笑說道:“何政事,這些事情你就不用管了,儘管交給範同他去做就好了,而你將其他事情做好即可。” 何鑄一聽這話就不禁感到疑惑起來,繼而問道:“為何王政事你如此肯定,範同他就能夠解決好此事呢?” 開玩笑不是,這事兒他可是親自經歷處理過的,這事兒有多棘手他還能不清楚嗎。 “正所謂,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數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 王次翁依舊微笑道:“每個人本就有自己專長的事情,不是事情有多複雜,只是可能不太適合做這些事情罷了。” “就比如,最近在終審各個案件的事情上,何政事你可是做得十分不錯的,各級司法官員們無不對你佩服至極,就連民間都傳你是何青天。” “另外還有,丞相即將帶著大軍勝利凱旋了,接下來相關的迎接禮儀安排,可就全交給你了。” 何鑄對此也不再多想,便點頭應下,先就這樣吧。 處理好自己的事情分內之事就行,至於其他的事情嘛,他就是想管也管不過來,也幹不了。 至於範同他會如何處理此事,等以後就知道了。 不過話說........這丞相回朝又當用什麼樣兒的級別規格呢。 是滿朝官員出城相迎還是什麼........可這又會不會太招搖了。 大軍在大勝後回朝時,一般都是由官家親自帶著人前去迎接,若是打得一般,最起碼也會有官家親命的重要使者前去迎接。 所以問題來了,現在這般情況,應當用哪一套禮法。 特別是如今這官家又當擺在什麼位置,現在官家一定對丞相是恨之入骨的,讓官家去迎接又會不會引起什麼不必要的麻煩。 可若不是官家親自前去迎接,這規格恐怕是有些低了,不太符合丞相所取得的功績。 不知怎麼的,何鑄的腦子裡突然冒出了曹操這個人來,這曹操每次外出征戰打贏時,又是如何安排相關迎接事宜的呢,其中會有漢獻帝的身影嗎。 不行,這得先回去找些史書看看,看看有沒有相關方面的記載。 實在不行,就一切從簡,大不了讓禮部中的宣部那些人多多做點事情就完了。 而一旁的王次翁自然不知道何鑄在想些什麼,王次翁此時還在想著趕緊回去與万俟卨商議要事。 關於如何處理近期冒出的不同聲音,以及部分官員的調動問題。 總之,每個人肩上的事情都不少。 ......... ......... 等於鵬離開府衙的時候,基本已經到黃昏時刻了。 他今日很懵,明明是全程參與商議,卻又感覺好像什麼也沒商議過,就等於沒商議。 明明說到這問題極為棘手的時候,可是為什麼那王次翁就又如此輕易的離開了呢。 還有那範同所謂的借糧之法,這其中難道又有什麼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在裡面嗎,還搞得這麼神神秘秘的。 晚間,回到家中的於鵬,立刻就找來了也才剛到家不久的高穎。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