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東正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84章 奇怪的孩子,司馬懿穿越秦檜,阿東正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老爺,這便是溫公的曾孫,司馬汲,現任右承務郎。” 相府廳堂內,張保正向老爺介紹著。 此時就站在廳堂中央的一大一小兩個人,一個是溫公的曾孫司馬汲,另一個是溫公的曾曾孫司馬......叫司馬什麼來著。 還沒待老爺回話,張保便看向司馬汲問道:“不知貴公子名為.......” 司馬汲差不多剛到而立之年,看著一身儒氣,此時他的右手正牽著他的四歲兒子。 司馬汲聞言當即拱手應道:“回張大管家,此子還未曾取名。” 說著又看向丞相繼續拱手稟報道:“還請丞相為下官犬子賜名。” “哦?” 司馬懿聞言,當即微微一笑道:“你說讓本相賜名?” “是的,丞相。”司馬汲極為堅定的回答道:“還請丞相為犬子賜名。” 司馬懿不禁深深的看了這司馬汲一眼,思索著這司馬汲是想要做什麼。 為什麼要他來給其兒子取名呢,這裡頭看著倒是有些道道。 話說回來,實際上嚴格來講,這司馬汲並不是司馬光的曾孫。 因為司馬光並沒有真正的子嗣傳承下來,他的兩個兒子司馬童與司馬唐都夭折了,司馬光還為此寫了一首《夢稚子》: 窮泉纖骨已成塵,幽草閒花二十春。昔日相逢猶是夢,今宵夢裡更非真。 可謂感人至深。 不過為了繼承香火,司馬光便將兄長司馬旦的兒子司馬康過繼為子。 這司馬康倒是不錯,基本繼承了司馬光的遺志,舉止行為都頗受好評。 司馬康有兩個兒子,一個司馬恆,早夭。 一個司馬植,一個同樣賢似其祖父的人,可謂是三代皆有賢名。 司馬植有兩個兒子,都相繼早夭了,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也就是說,司馬光甚至就連繼子這一脈也給斷了。 那麼眼前的這個司馬汲又是從哪兒冒出來的呢,很簡單,依舊是司馬光堂兄的後代。 不管怎麼說,司馬溫公這塊牌子總得有人來繼承,後代沒人了,就從旁系找便是。 而且這還是在三四年前,朝廷緊急做的事情,官家聽說金國那邊兒不知道從哪兒找了司馬光的後人,當即就頭皮一緊。 開什麼玩笑,司馬光的後人怎麼能在金國為官呢,司馬光真正的後人就在大宋朝廷為官,繼而公告天下,如此也才有了司馬汲這麼一回事兒。 不過這些對於司馬懿而言都無所謂,反正只要是司馬家的就行了。 沒法子,誰叫他現在是司馬老祖呢........或許吧。 司馬懿隨即將目光下移到這個,看起來只有三四歲的孩童身上。 只見這個孩童同樣也是以疑惑的目光在打量著他,是了,司馬懿的第一個反應就是如此。 這個孩子,有點兒意思。 看起來有著與他年紀不相符的智慧,這疑惑的眼神中又帶有一絲詫異,以及震驚之色,很難想象這樣的眼神為什麼會出現在一個孩童的身上。 那麼.......該取個什麼名字好呢,這還真是有些犯了難。 對於這件事情,司馬懿認為自己必須要重視起來。 這可是時隔近千年,再一次給司馬氏的後人取名字了,由不得不重視,這個名字勢必會攜帶著他的某種寄託。 此廳堂內,隨著丞相的沉默而變得安靜了起來,所有人都不敢打擾到丞相的思索。 而司馬懿則是端起茶杯,稍稍淺酌一口放下後,繼續沉思著。 說起來,司馬懿本想著乾脆直接取個司馬相贖算了,剛好與那書同名,實在不行司馬相或者司馬贖也行。 不過好像都還是差了點兒意思,不夠他司馬懿想要寄託的東西。 司馬....... 司馬....... 司馬....... 要不乾脆直接叫司馬晉好了。 不成不成.......這豈不就等於司馬罪了嗎。 哦對了,那司馬光不是有一個兒子名叫司馬唐嗎,那這孩子乾脆就取名為司馬漢好了。 對對對,司馬懿暗自點了點頭,這個名字十分不錯。 下一息後,司馬懿當即看向司馬汲父子,平聲說道:“司馬漢如何?” “多謝丞相賜名!” 司馬汲當即拱手道謝,他或許在第一時間內,甚至都沒聽清楚丞相到底取了個什麼名兒。 但這不重要,只要是丞相取的名字就行了。 司馬汲隨即又說道:“丞相,下官請求到洛陽去一趟,希望能夠收集到關於先祖更多的東西。” 司馬懿微微點了點頭,有想到那司馬光在洛陽待了十多年,這《資治通鑑》就是司馬光在洛陽完成的,說不定確實在那兒留下了不少東西。 還沒等司馬懿回話,那司馬汲又突然說道:“不過下官還有一不情之請,還望丞相恩准。” “說吧。” “多謝丞相。” 司馬汲說著又輕輕摸了摸身旁孩童的小腦袋,輕聲說道:“丞相,下官雖未曾去過洛陽,但也能想到此次洛陽之行定當困難重重。”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柒合

二六五六

贅婿之無敵高手

最終浣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