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東正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9章 安營拔營,司馬懿穿越秦檜,阿東正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日落黃昏。 楊沂中回到了自己軍中的臨時駐地,就位於鎮江府張家軍駐軍外小几十里處。 若非張家軍的主要探查方向是在江對面,那麼這個範圍也早就被張家軍給探查到了。 現在好了,張俊此時也沒有必要在排除斥候來了。 楊沂中回來得很是時候,剛好趕上軍隊用晚食。 臨時主帳內,楊沂中端著一碗飯菜走了進來。 此時帳中只有丞相與韓帥二人,丞相坐在最上位,韓帥坐在右下首一旁,而左下首一旁的位子自然就是屬於他楊沂中的了。 司馬懿見到在見到楊沂中進來後,率先隨口問道:“楊都使,聖旨可是給張俊送到了?” 說完,他又很快的刨了幾口飯菜。 這一刻,司馬懿明顯的感覺到,這年頭的軍隊吃食可真是太好了。 不僅僅是每日有肉,而且還有極具味道的什麼醬料放在裡面,吃起來可口極了。 遙想昔日在魏國領兵的時候,那吃的都是些什麼玩意兒,相比起來實在是難以下嚥。 若是那時候的將士們能吃上這樣的飯菜,那戰力簡直難以想象。 果然,隨著時間的推移,不僅僅是甲冑武器有了極大的提高,就連這吃食也在變得更加的可口誘人。 唯一有些退步的,便是這精神上的問題了,沒了他們那個時代的那種精神氣,也沒了他們那個時代的那種堅持。 不過說來也是,總不能所有方面都在變好吧,肯定也得有變得不好的地方,實屬再正常不過了。 “丞相放心。” 楊沂中也沒放下碗,只是點頭回答道:“聖旨末將已經親手交到了張俊的手中。” 一旁的韓世忠突然問道:“楊都使,那張俊可是接受了?” 楊沂中沒有絲毫猶豫的回答道:“張俊他當然接受了,難道他還能抗旨不接嗎?” 說完還一臉疑惑的看向韓世忠,不知他問出這話是什麼意思。 韓世忠見狀,微微一笑解釋道:“本帥只是好奇,沒想到張俊他這麼容易就接受了,本以為他還要討價還價一番呢。” 韓世忠對此又怎能不感到意外呢,按照他對張俊的瞭解,這個時候可是張俊他擁兵自重的最好時機。 畢竟,在此之前,那張俊和劉光世可是都有著擁兵自重的嫌疑的,不然當初官家也不會那麼著急的要釋劉光世的兵權了。 不過張俊的運氣要好一些,因為釋劉光世兵權時引發了淮西兵變,這才讓張俊留到了現在。 當然了,這與張俊他那強有力的眼色也很有關係。 韓世忠說完,又將目光看向了丞相。 司馬懿看著韓世忠投來的疑惑的眼神,緩緩解釋道:“其實也沒什麼,只是因為他沒有這個膽子而已。” 司馬懿如此說著,繼而不禁感慨起來,“這人吶,有的時候就是難以揣測。” “一個人在最強的時候,往往也是最沒有後路的時候,所以必須得要拼命,如此才能夠博得一線生機。” “像張俊這樣的人,永遠都在為自己想著後路,但凡是有一條後路在,他就不會想著去搏命,且得過且過就成,這樣的人又有什麼好擔心的呢?” 韓世忠聞言,頓時恍然大悟,原來是這麼一回事呢。 怪不得說丞相之前絲毫不擔心張俊的問題呢,然後只需小小一招就能夠擺平張俊,沒曾想這裡面竟然還有這一層想法在呢。 這下子,韓世忠突然有些明白了。 要不說秦檜他能以一己之力發動整個北伐呢,就憑這份揣摩人心的本事,就是他所不能比擬的。 不過目前唯一讓他有些好奇得難癢癢的是,丞相一直也不說此次北伐到底是怎麼個章程。 按理來說,就光以丞相目前所展示出來的謀略來看,這打仗的章程安排應該也差不到哪兒去吧。 應該..........是這樣的吧? 而楊沂中在聽到丞相此言後,也當即明白,在皇宮門口他輸得並不冤。 畢竟,此前的他又何曾明白,他所面對的到底是什麼呢。 片刻後,大家都吃得差不多了,放下碗筷後。 司馬懿便主動說起到外面兒去轉轉,順便巡視巡視這個營地。 韓世忠與楊沂中二人自然是沒什麼說的,都緊隨其後跟著丞相隨處巡視。 不過在這幾番巡視途中,韓世忠與楊沂中就逐漸感覺到不太對勁了。 這不太對勁在什麼地方呢,就感覺像是丞相在挑他們安營紮寨的毛病一般。 開什麼玩笑,你一介文官那兒懂什麼安營紮寨,你知道什麼叫做安營紮寨嗎。 目前這營分東西兩營,一邊兒是韓家軍營,一邊兒是禁衛軍營,各自安各自的營,主官不在,便由副官那管。 但問題並不在於此,真正的問題就在於,丞相的話好似還挺有道理。 一會兒說這裡有明顯空隙,若是敵軍來襲營,這裡便是突破口。 一會兒又說哪裡的排水挖得不到位,若是天降大雨,則大營必定被淹。 最最最重要的問題是,丞相說,你們安營紮寨的速度都太慢了,不僅僅安營安得慢,就連拔營也拔得慢,如此會耽誤極多的時間。 若是趕時間進軍的話,就你們這安營拔營的速度,一定是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