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東正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0章 唯死而已,司馬懿穿越秦檜,阿東正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咳咳.......... 片刻後,林大聲清了清嗓子,正聲回答道:“回稟丞相,前日下官在城中閒逛時,偶然發現了一本此前從未出現過的書冊。” “什麼書冊?” “便是這本《相贖》” 林大聲說著,還將這書冊從懷兜中拿了出來。 司馬懿見狀不禁一笑,他當然不認為林大聲會因此而出現這般變化,相比應該是遇到了其他什麼事情。 畢竟以林大聲的眼力來看,又如何會看不出這所謂《相贖》書冊是另有目的呢。 但這已經都不重要了,對於林大聲人的為人司馬懿還是很瞭解的。 所以也無需擔心在這件事情上面,他林大聲會因此而做什麼手腳,總管北伐大軍的錢糧運送。 這可是關乎十幾二十萬大軍供給的事情,沒有人負得起這個責任,更不用說是他這般希望北伐的人了。 正相反,他還會盡全力將此事做得最好。 至於官家那邊兒嘛,日後再說也不遲。 “可是丞相........” 很快,林大聲又顯得極為疑惑的問道:“這北伐錢糧從何而來,據下官所知,如今我大宋國庫並不充裕。” “在上一年的北伐當中,就已經將此前數年積累消耗一空,如此焉有錢糧支撐北伐。” 其實林大聲也能想到,丞相肯定是有辦法來籌措這些錢糧的。 畢竟這連棺材都抬出來了,沒道理做不足準備,不然那就是丞相自己找死,可是又有那朝的丞相會自己去找死呢。 所以林大聲最為擔心的是,因為此次北伐而造成民間百姓不堪重負。 也就是加稅嘛,如此一來的話,這事兒恐怕難以長久。 雖然歷朝歷代基本都這樣幹,因打仗而要加稅,但林大聲深知,這般影響可實在是太大了,之後反戰的聲音也會越來越大。 “關於此事,你儘管放心即可。” 司馬懿輕聲說道:“此事本相已經安排給三司使範同了,今後你所運送的錢糧,皆由範同處提供。” “到時範同負責籌措錢糧,而你林大聲負責錢糧運送,如此關於北伐的後勤之事,本相就無需在過多憂慮了。” 片刻後,司馬懿看著還坐在車駕上不準備動身的林大聲。 繼而又問道:“怎麼?林總領還有什麼問題嗎?” 林大聲頓了頓,才另外問道:“丞相,淵聖皇帝真的被金人給殘害而亡了嗎?” “昨日,下官在街道各處都有聽到,百姓們在討論淵聖皇帝被金人害死的事情。” “下官對此深感疑惑,便想著尋求訊息來源,卻發現這些訊息竟然都出自於各處勾欄之中。” 林大聲繼續說道:“而且下官還突然發現,在這禮部之下,不知從何時又多出了一個宣部,而這些勾欄的戲班子所演的戲,也皆歸於這宣部所管轄。” “下官對此深感疑惑,徹夜難眠,還望丞相能不吝解惑。” 對於這兩日民間的變化,林大聲可都是看在眼裡的。 這幾日他每日都上街,畢竟他又沒有被軟禁或者關押起來。 毫無疑問,無論是這所謂的《相贖》也好,還是勾欄的那些個新戲也罷。 這一切的背後,都有著一雙巨大的推手。 而能夠神不知鬼不覺做到這一切的人,恐怕當下也就唯有丞相一人能做到了。 再者說了,這些一件件一樁樁的事情,最終就一個目的。 那便是極大的提高秦檜這個丞相的名望。 什麼忍辱負重忍氣吞聲,什麼臥薪嚐膽枕戈飲膽,還有什麼以金人之血,復我大宋之恥等等.......... 這個說法一出來,那還得了。 一下子就從一代奸相,演變成千古明相了,若是北伐確實勝利了,那麼這事兒定然也就板上釘釘了,即便是死在北伐路上,那麼這抬棺出征的事情也就的一樁美談。 可若是北伐失敗,秦檜又苟延殘喘的逃了回來...........那倒應該不至於,如若不然的話這個棺材他也抬不出來。 只見司馬懿神色嚴肅,沉聲答道:“確有此事,本相上京安插有探子,淵聖皇帝確實已經被金人給害死了,否則本相也不會將此訊息傳出去。” 司馬懿如此說著,頓感悲傷。 嘆聲說道:“昔日本相與淵聖皇帝一同被擄往五國城,途中淵聖皇帝對臣之教誨莫不敢忘。” “本相從前至今所做的一切,本相一直以來隱忍了這麼久,就是為了有朝一日能夠迎接淵聖皇帝的回宮。” “卻不曾想,淵聖皇帝竟然就這般先行離臣而去,於是.........” 司馬懿說著,其神色愈發低迷,在接連深吸了好幾口氣後。 才艱難的繼續述說道:“於是本相便下定決心,不能在這般一直沉默下去了,大聲你可明白本相的心意?” 林大聲聽完,顯得極為沉重的拱手應道:“丞相高義,下官自愧不如。” “此前是下官有眼無珠多有冒犯,但丞相不計前嫌依舊願意讓下官擔此重任,下官........甚是慚愧,唯有以死相報。” 林大聲這才明白,原來丞相獨身一人竟然承受了這麼多,真當得上是忍辱負重臥薪嚐膽呀。 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