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61部分,西涼鐵騎,古詩樂,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難相信這件事情。
“西涼軍已經攻打到了鉅鹿,料想不日就會攻城,到時候,就能具體看一下什麼東西能夠將城門給弄沒。”袁紹還是有些不敢相信。
軍中將領見袁紹親自出徵,自然是想要在袁紹面前表現一番,謀士則不盡然,武將不比謀士,真正願意主動參加軍隊的能有幾人,都是一些為生活所迫,或者是實在混不下去的人才投靠隊伍,一個人吃飯全家不餓,起碼不用為生存下去擔憂,但是謀臣文官就不一樣了,很多人都是拖家帶口,在冀州或多或少有一些產業,身後站立的是一個家族,他們死了不要緊,關鍵是家中的人該怎麼辦,在種種原因的壓迫下,他們不得不尋早能夠保全家人的途徑,實力強盛者,才值得他們信任。
西涼軍的軍力天下無雙,這不是什麼秘密,而商人往長安出入的更加密切也是為了能夠在西涼軍的庇護下安穩的生活,寧為太平犬,不為亂世人。
和鉅鹿城內的八萬兵馬相比,賈榮所帶的四萬兵馬有些少了,偏偏還是攻守勢異,兵力多的人是守城的一方,兵力少的一方成了攻城方。
為了顯示冀州軍的強盛,袁紹帶領大軍出城。
賈榮自然不會上前,等待著袁紹說難聽的話,兩方已經簽訂了盟約,而且上次賈榮攻打雒陽的時候,袁紹也曾幫忙出力,這種賬不好扯,還是不見為好。
袁紹在陣前,氣的牙癢癢,雙方交戰一場,互有死傷,袁紹才帶領士兵回城。
“主公,城中的冀州軍有八萬多兵馬,而我軍此時只有四萬人,還是在冀州地界,行事一定要小心,不然袁紹軍齊齊出動,則我軍危矣。”郭嘉道。
賈榮笑道:“奉孝多慮了,你太高看袁紹的膽量了,別看他家中有著四世三公的名頭,多少年了,還沒有走出冀州一步,只是一個有名聲但沒有實際謀略不懂得戰機的主公罷了,如何能夠和西涼軍對抗,當年草原上的鮮卑是何等的強盛,還不是被西涼軍以微弱的兵力戰勝。”
郭嘉點頭稱是,背地裡則是讓軍中的將士加強戒備,以防袁紹軍偷襲,暗中更是佈置下了伏兵,可是在城外足足有了三日,冀州軍依舊沒有任何動靜,這才想起之前賈榮的那一番話,袁紹只是一個有名聲沒有實際謀略不懂得戰機的主公,深以為然,對賈榮識人的本領更是高看了一些。
西涼軍在城外安安靜靜的待著,城內的將士心中卻不平靜,他們是精銳的冀州軍士兵,敵人只有己方實力的一半,為什麼還要躲在城中,不是讓敵人笑話嗎,將領多次請求出戰,均被袁紹拒絕,他就是要和賈榮耗,反正尋常的時候,士兵也是這樣活著的,他到底看看城外的西涼軍能夠堅持多長的時間,四萬大軍的消耗可不在少數,加上長安距離冀州的路程也不遠,沿途的消耗,西涼軍要付出的代價甚至比冀州軍還要大。
袁紹肯定不會知道,長安有那麼多的商人願意幫助西涼軍,甚至袁紹津津樂道的兵器都是出自匠作坊,由商人出售,這些兵器的鉅額利潤,如果被袁紹知道,不知還會不會保持淡定。
冀州處於一種詭異的安靜狀態,即使有衝突,也只是將領之間的爭鬥,上千人的戰鬥都很少出現,而城外的西涼軍沒有耽誤袁紹和冀州其他守軍的聯絡,許多援軍正在源源不斷的向鉅鹿的方向靠攏。
荊州則是戰火紛飛,曹操久攻南陽未果,聽從了謀士的建議,將南陽周邊的縣城攻佔,讓南陽變成一座孤城,到時候容不得他們不出城了。
六二三章:運籌帷幄
且說南陽城內,劉磐遭受的壓力也是挺大的,城中的守軍本來人數挺多的,但是荊州的發展太過平穩,士兵大多是沒有經歷過戰場的新人,當年被劉表帶到函谷關的戰場計程車兵,損失慘重,人員是補上來了,戰鬥力卻是削弱了不少,再加上這幾年劉表稱帝之後,沒有之前那麼的勤勉,雖然不至於荊州慌亂,也沒有之前那般的富庶,在曹操大軍的攻勢下,顯得有些捉襟見襯了。
加上劉表派來的援軍和城內的守軍,南陽的守軍達到了三萬人,一時間倒是不懼曹操,只要後援跟得上,劉磐有充足的信心將曹軍阻擋在南陽。
曹操的策略確實讓劉磐有些慌亂,南陽周邊的縣城,守軍的實力雖然不弱,和曹軍的大軍比起來,還是遜色了很多,而且人人都不是劉表的死忠,很多縣令見曹軍勢大,反倒向曹軍投降,兵不血刃得到了兩座縣城之後,曹軍的隊伍到達了新野,新野可是一個硬骨頭,那裡有曹軍的老對手劉備,精兵一萬多人,曹軍的隊伍不敢有異動,靜靜等待著援軍,劉磐倒是希望兩人能夠打起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