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7部分,西涼鐵騎,古詩樂,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辭。”
董卓直接將李肅過濾,李儒所說正是其下懷,他的目的就是讓賈榮記住恩情。
李肅和李儒被稱為董卓帳下二李,不過李肅在董卓心中的位置遠遠不及李儒,李肅說好聽了是董卓的弟子,說難聽了就是奴僕,而且李肅對李儒有一種發自內心的畏懼,特別是李儒整人的手段,李肅可是親眼目睹過李儒無聲無息中整死了一個又一個董卓前行道路上的障礙,那些手段想想都讓人不寒而慄。
董卓問道:“如今賈榮已經攻下了金城郡,我軍是該攻打韓遂還是按兵不動。”賈榮已經取得了一個天大的功勞,董卓趁此良機將韓遂一舉消滅,必定是大功一件,打心眼裡,董卓還是以漢室忠臣自居的,董卓進京之後還是想著輔助皇帝的,只是見當時的皇帝有些懦弱,想另擇明君,試想一個居心叵測的權臣,難道還想著讓皇帝精明,大漢四百年的威嚴早已深入人心。
喜歡本書的朋友記得收藏一下,一如既往的求票票!
一六五章:賈詡來信
李儒搖頭道:“而今賈榮佔據了金城,主公不宜和叛軍拼命,只需鎮守隴關就是大功一件,即使賈榮攻下了金城,朝廷的封賞也不會太多,甚至連任何的封賞都沒有。”
李儒的真實目的和賈榮一樣,想維持一種平衡,發展自身的實力,李儒看的比較遠,感覺到了不久的大漢必將有變,而亂世之中最重要的就是實力。
董卓當即下令,三軍按兵不動,鎮守隴關,以免為叛軍所趁,賈榮攻佔了金城郡的訊息如同紮了翅膀在隴關傳開,郭汜和華雄也被子虛烏有的安上了大功勞,幫助賈榮奪取金城,這樣的功勞足夠給麾下一個交代了。
且說韓遂率領大軍攻打漢陽郡,漢陽太守向隴關的董卓求救,董卓以大軍兵力缺乏為由,拒絕派兵救援嗎,向遠在金城的賈榮求救,也已經來不及了。
漢陽,相對賈榮鎮守的平襄來說容易攻打了很多,漢陽太守守城的招數太老套了,城內的兵力也十分有限,終於在半月之後被韓遂帶領的叛軍來了個裡應外合將城池攻破攻破,韓遂起兵時的十萬大軍,只剩下兩萬餘人,實力大減。
賈榮、韓遂、董卓三方人馬按軍不動,保持了微妙的平衡。
麥子已經成熟了,賈榮很重視這個收穫的季節,各縣的駐軍都收到了一條軍令,幫助百姓收糧食種地,這是西涼軍在北地郡幹過的,做起來順其自然,但在各縣百姓的眼中,西涼軍的分量加重了不少,那些平時一個個自詡什麼忠臣的官員還不如這些大頭兵呢,起碼人家做的是實事。
以前的官員總是想著怎麼剝削,很少出現真心為百姓考慮的好官,而西涼軍士兵的所作所為讓百姓在感激的同時,對賈榮這個金城郡的太守充滿了期待。
經過半個月的修養,賈榮身上的槍傷好了許多,同時與北地郡的張立、蘇雙也聯絡上了;張立表示正在準備將靈州的所有東西遷移到金城的打算,同時而來的還有其餘四縣的的官員,不過如今金城在賈榮心中的分量明顯更重。
對這樣的結果,賈榮驚愕不已,若是被張立這麼一弄,北地郡勢必會造成短暫的中空,期間張立詢問賈榮有很多的百姓希望能隨軍而來,對此,賈榮舉雙手贊同,給予了前來金城的百姓豐厚的待遇。
與聖旨一起來的還有朝廷討要糧草的文書,賈榮想也沒想當即表示拒絕,此時的金城郡正處在戰後重建的過程中哪有什麼餘糧,實在不明白朝廷中的那些人都是怎麼想的,金城郡剛剛被奪回哪來的糧草去捐國庫,以往都是朝廷向邊郡撥錢的,像這樣的情況,實屬罕見。
就在這時,士兵前來稟告,太守府門前有人送來一封書信,言稱要非要賈榮親自開啟。
聞聽此言,賈榮讓士兵帶路來到了門前,來人是一名很普通的百姓,放到人群裡沒人會注意的那種。
“我就是金城郡的太守賈榮,不知這位兄臺找我有何要事?”賈榮最大的優點就是善於和陌生人拉近關係,一句兄臺讓這名百姓作何感想。
那人對賈榮一拜,激動的說道:“草民姓李,是一名小商人,日前受到一位姓賈的文士所託,將這封書信交給賈大人,料想是賈大人的同宗。”
“姓賈?”賈榮當即想到了是賈詡,當即將這名姓李的商人迎到了府內。
坐定之後,賈榮將書信開啟,仔細看了一遍之後,沉思良久,緩緩點頭。
“你若是回去能見到我同宗的那人的話,就說我已經記下了!”既然商人這麼說,賈榮也不想暴露自己和賈詡的關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