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3部分,西涼鐵騎,古詩樂,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片刻,止住將要傳旨的宦官說道:“讓他進來吧!”
不僅宦官得罪不起文人,就連漢帝拒絕接見的時候也要掂量掂量,文人最喜歡的就是挑皇帝的毛病,偏偏皇帝被挑毛病了還要裝成一副仁君模樣,否則那些文人喋喋不休的大道理,足以讓皇帝也掉一層皮。
蔡邕在宦官的帶領下急匆匆的進來了,漢帝不由得皺了皺眉頭,這些文人平時最注重的就是自身的形象,而蔡邕慌張的模樣卻是不敢恭維,看來果然是有要事。
三叩九拜之後,漢帝淡淡的說道:“愛卿平身吧!”
“賜坐!”對於蔡邕這樣的元老級人物,漢帝給予了足夠的尊重。
蔡邕坐定之後,漢帝問道:“不知愛卿如此急切的求見朕有何要事?”
長時間的身處帝位,讓漢帝有著一股不怒自威的氣勢。
蔡邕恭敬地回道:“啟稟聖上,臣偶然得之一治世妙論,感覺非常在理,於是立即前來,冒昧之處,還請聖上見諒。”
如此一說,漢帝就無法因此而責難蔡邕,不者就會落下口實,“愛卿忠心可嘉,實乃我大漢的福氣!愛卿快快說來是何治世方法?”漢帝的語氣有些急切。
漢帝十二歲登基,經歷了重重地坎坷,宦官與外戚、大臣的爭權奪勢,當時年少的漢帝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漢帝也完全的被閉塞了,一點實權沒有;漸漸的漢帝愛上了收攏金錢,於是建立了一個萬金堂,欲將天下的財富盡斂於此,那些討好的宦官更是出了一個“妙絕”的主意,將各個官位定上價格,如此一來,錢財滾滾而來,摳門的世家也願意花錢來買,漢帝樂得如此,按照大臣們的說法,整個天下都是自己的,賣一些官又有何妨;興起的漢帝甚至在宮內建立了街市,宮女太監扮演普通百姓,總而言之,在大漢的歷代皇帝中從未有過的。
黃巾之亂爆發了,過慣了安穩日子的漢帝慌了起來,看著一封有一封的告急信,漢帝也清醒了過來。
直到國庫空虛,漢帝才發現“整個天下都是自己的”這句話是多麼的慘白無力,世家緊緊守著家產,沒有一個願意站出來資助。
幡然醒悟的漢帝也開始上早朝了,每日聽取大臣的建議,只是疲敝的大漢還有救嗎,漢帝時常自問。
漢帝也想成為中興大漢的好皇帝,在史書上留下濃重的一筆,問題是他不知道怎麼做,整天在朝上看著那些文官鬥嘴,也覺得徒然無味,即使漢帝再昏庸也能看出這根本解決不了大漢的現狀。
此次宴請無聞百官自然也是為了錢糧之事,而今大漢境內烽火四起,盜賊多如牛毛,叛亂時有發生,萬金堂經過之前的折騰也蕩然一空,而現在大漢最富有的莫過於世家。
黃巾之亂平定了,漢帝也從混亂的局勢中看到了一絲希望,迫切成為一個有作為的皇帝聽到蔡邕的話,無異於久旱逢甘露。
漢帝不斷變換的神色沒有逃過蔡邕那一雙銳利的眼睛,緩緩說道:“聖上以為,民為水,君為舟這句話如何?”蔡邕這個當世大儒能明顯的感受到漢帝的圖強之心。
“民為水,則大漢的千萬百姓匯成了一條條的河流;君為舟,聖上就是那行駛在河流之上的船,凌駕於眾生之上!”蔡邕解釋道。
漢帝大笑道:“愛卿的這句話真是妙啊!”任誰得到誇獎也會喜形於色的,更何況誇獎的話出自當朝大儒之口,漢帝覺得渾身上下舒爽不已。
蔡邕自顧自的說道:“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漢帝深邃的目光不斷的打量著蔡邕,細細思量著話中的意思,越往深處思量,看向蔡邕的目光變得越發的凌厲。
良久,漢帝喟然長嘆一聲,擺手說道:“愛卿請回吧!”
即使以蔡邕的篤定,在漢帝的打量之下,仍舊汗流浹背,皇威果然深不可測。
“聖上!”蔡邕拜道在地。
“回去吧,朕會考慮的!”漢帝淡淡的說道。
說完,漢帝低頭看著奏摺,不再言語。
蔡邕長嘆一聲,拜退而去。
賈榮在蔡府辯駁當朝太傅的訊息在雒陽不脛而走,敏感人物再次上臺了,大漢的世家帶頭抨擊對賈榮進行抨擊,又將之前賈榮在北地郡的所作所為重新曬了一遍,賈榮成了雒陽士子引論的焦點,特別是“民為水君為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引起的轟動不亞於八級大地震,大漢的世家果然不是蓋的,矛頭全部指向了賈榮,大有不將賈榮置於死地誓不罷休的架勢。
夜幕悄悄降臨,整個雒陽成了燈的世界,又大又圓的月亮懸掛在天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