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子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零八章 各人決擇,漢末沉浮記,何子易,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天才壹秒記住『愛♂?說→』,

汝南一郡大安,車臘命王當領兵萬人移師郡東的汝陰縣佈防,以山桑與慎縣為犄角,防備已斬殺了揚州刺史陳溫,並擁兵近二十萬之眾的袁術軍。自領五千鯛陽軍準備解救被俞涉一軍所困的田棕部。

而此時身處魯陽的孫堅舊部,也迎來了孫堅陣亡後的第一次重大決擇。

孫堅北上時共有一萬五千大軍,在吞併了原荊州刺史王睿部的兩萬人後,兵邊達到三萬餘眾。因為大意在梁縣東被徐榮所破,喪軍近萬。後又與三關的董軍、雒陽的董卓、劉表的新荊州軍大戰數場,只餘兩萬人左右。在孫堅死後,又潰散了萬餘人,此時留在魯陽的只有五千人馬了。

孫堅餘部本想投奔當時勢力正盛的袁術軍,可是袁術在匡亭戰敗後,竟然棄了潁川與汝南不管,直奔九江而去,這就叫孫堅餘部眾人為難了。

程普說道:“主公在時,原本是想暫依袁術一軍,集累名望與軍力,隨後再自立為主。然而此時主公因大意而戰亡了,袁術更退往了九江郡。我軍亦孤懸於此,眼見糧草短缺,當何去何從,希望大夥議一議吧。”

吳景叫道:“這有什麼好議的,主公在時便就打定暫依袁術的打算,我們便繼續依附袁術好了。大公子眼見就要成年,將來必將帶領我等再繼主公未完之事業。”

程普搖搖頭道:“先時在長沙郡中,主公便有意於整個天下。在雒陽城中,主公更是偶得了傳國之璽。我等上下莫不認定主公乃是天命之主。然而,主公在得璽不到兩月時間,竟然就在一次小小的追擊戰中意外身故,這不得不讓我等心生疑慮。莫非孫氏之德,不足以取代劉氏?孫氏意欲強行為之,因此上天才降禍於孫氏?讓主公意外身故的?”

原孫堅麾下共有五部校尉,祖茂戰死,此時只餘四位,及程普、黃蓋、韓當、吳景四人,雖有孫靜、孫孺、孫河等孫氏族人,卻在軍中威信不足。而程普更是孫堅的得力參謀與干將,此時連程普都有疑異,孫軍只怕離散去不遠了。

吳景立即暴跳起來大叫道:“胡說,胡說,孫氏乃是孫武子之後,家門貴胄。劉氏既失其鹿,孫氏卻得其璽,理應由孫氏取代劉氏,主掌天下之意。主公身死乃是人禍,怎會是上天降禍之故。吾觀伯符英明神武,必是將來的天下之主,爾等怎能胡說?”

眾將思即孫堅的大兒孫策,小小年紀就有不亞其父之勇略,更兼德行俱佳,很能服人,不由都點點頭。孫氏既有此子在,或者還有機會問鼎天下。

黃蓋說道:“袁術已然遠遁九江,距離我軍還遠隔著汝南一郡,現如今我部還真的要繼續追隨袁術麼?想韓輔國與主公昔日有交,其更近在汝南,何不暫依在他的麾下,暗自壯大?”

“韓易現今善未突破三關,是生是死還難說呢。”吳景冷哼一聲說道:“袁術雖遁往九江郡,卻並非是勢衰,只是一時的戰敗罷了。其部不但還有二十萬之眾,潁川與三關之地更有四、五萬之眾。待得休整數月之後,必將重新西侵汝南矣。而汝南一郡中,韓易只有萬餘兩萬人馬的守護,如何能敗袁術東西兩路二十餘萬大軍的夾擊?”

韓當說道:“我倒認為雪中送炭要比錦上添花要好。韓輔國被困三關之內,我軍若是救了他,必得他的厚報……”

吳景嗤笑道:“區區一介嫯婿子罷了,我等需要他的什麼厚報?不言其他,就按實利上來說,韓易極擅兵事,兵馬雖少,但良將卻多。現如今我軍部眾大散,所需要的正是兵馬一樣。而袁術兵力雖多,善戰之將卻寡,我軍去後正是其時也。依附韓易,我等能得什麼實利?”

眾將終於被吳景說服了,決議繼續幫助袁術攻打韓易。特別是首先幫助俞涉一軍,攻佔久困不下的潁川陽翟城。再以潁川之兵力、糧草增援三關,努力困死韓易一軍。

田棕一部被困陽翟城已有兩月時間了,陽翟做為韓易一軍的糧道中繼點,糧草倒是不缺。但兵力在經過兩月的消耗後,已然大缺了。月前若非有袁紹派人的橫插一腳,袁術在憤怒之下大舉北上。不然,陽翟城早被攻下了。

此時原本的五千輔軍只剩半數,雖然臨時徵召了數千陽翟人守城。可韓易在潁川的威望不高,陽翟人守城無力,城池數次險險的告破。之後幸好陽翟人聽聞了城外俘虜的描述,說袁術在潁川郡中強拉民壯為伍,強奪百姓之糧充軍,強取百姓之婦為營妓等等倒行逆施之舉。

而從前向來與民秋毫無犯的韓易一軍,幾乎可算是聖人了。潁川人這才知曉了誰才是真正的大善之人,應該支援誰人主政潁川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盛唐綠帽公

水刀伐木

回到古代當皇子

馬猴燒酒

龍圖風雲錄

越小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