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子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章 關東會盟,漢末沉浮記,何子易,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天才壹秒記住『愛♂?說→』,

新年過後,朝庭改元初平元年。

新年剛過不久,便有豫州的名士數十人前來平輿城,為首之人是潁川韓氏族長韓韶韓仲黃。其他人有陳氏的陳諶陳季芳;鍾氏的鐘瑜、鍾演;荀氏的荀祈、荀悅、荀衍、荀棐;及瘐乘。汝南許氏的許虔、許瑒、許劭,南頓人的應瑒。陳郡陽夏人何夔何叔龍,以及陳化、李術、魯人唐光、張熹、謝奐。

韓易聽聞有如此之多的名士前來平輿城求見自已,頓覺受寵若驚,急忙從軍營之中趕回,回府沐浴後正裝前往驛館之中恭迎諸人。

面對韓易的恭敬見禮,六十有五的韓韶柱著柺杖,只用杖頓頓地,以示回禮。韓易絲毫不以為怪,不說韓韶的年歲在此,就是他的名望,在大漢也是鼎鼎大名的人物。

潁川郡的鐘皓、荀淑、韓韶、陳寔皆是以清高有德行聞名於世的大名士,人稱為潁川四長。這四家人物幾乎人人都有大名,即使是權傾朝野的董卓,也對他們禮敬不已。就如去年徵召的荀爽、韓融、陳紀等,現在都是三公一級的高官。

韓易恭敬的拜道:“未知仲黃老先生遠來平輿有何要事,韓易不才,竟累您在初春雪化之際出行,全是我之大罪過也。”

韓韶點點頭駐杖笑問道:“月前,嘗聞弘農王順利的逃出了雒陽城,在平輿城中出現過,不知弘農王何在?老朽欲前往拜見。”

韓易一怔,看來弘農王劉辨逃至汝南的訊息,還是不免的流傳了出去。只是劉辨不願再為漢帝,與劉協相爭。自已也不好強迫,任其向著東南而去了,此時好似在九江的陰陵附近。

韓易既然沒有強留劉辨,自然也不會將其的行蹤透露,於是故作驚訝的問道:“什麼?弘農王逃出了雒陽城,還在平輿城出現過?此事我怎不知?這兩月韓易一直整軍備武,準備為國討賊之事,不意汝南竟有此等大事發生。樂彭、艾科,汝二人常在平輿城中,可知弘農王的訊息?”

樂彭不擅說謊,只是垂頭不語。只見艾科張口說道:“仲黃老先生所言,科也曾聽聞過。只是這兩月來,科也曾派人四下尋找過,只是……汝南郡內決計沒有弘農王的蹤跡。弘農王即使順利的逃出了雒陽城,此時也決計不在汝南郡中。”

樂彭此時才介面應道:“對,弘農王此時決計不在汝南郡中。”

眾名士聞言,頓時面面相覷。陳諶陳季芳笑道:“吾聞韓輔國兵勢甚強,此間又是汝南的腹心之地,我等欲拜見弘農王,只是向其問安罷了,別無他意。韓輔國又何需如此的警惕?”

陳諶乃是潁川四長之一陳寔的次子,陳寔自黨錮之禍後,便實居鄉里,平心率物,德冠當時,為遠近之宗師。與其子紀、諶名重於世,父子三人時號“三君“。陳寔雖喪,但長子陳紀已被徵召入京任侍中,而陳諶陳季芳本人,此時也是天下的名士。

陳諶有問,韓易不好不答,於是說道:“弘農王確實不在汝南,更不在平輿。”韓易想了想後,為加強肯定,於是又說道:“弘農王若在汝南,韓易又豈有藏匿之心,還不早早的傳揚開來,在平輿城重扶弘農王為帝。我自掌兵事,設立百官,效仿董賊,與之針鋒相對也。韓易既然沒有行此事,當知弘農王確實不在汝南矣。”

眾名士聽後,頓時大失所望,其實他們未嘗不想重立弘農王為帝,以之與董卓對抗。憑藉劉辨的嫡傳天子身份,所建之朝庭必能號令天下義士。擊敗董卓的偽朝庭,從而安定天下,只是在反掌之間罷了。只是不料,弘農王竟然不在汝南郡中。那他到哪裡去了?

眾名士大失所望之後,便紛紛告辭離去了。任憑韓易如何禮敬,大都不應召。只有應瑒、瘐乘、陳化、李術、唐光、張熹、謝奐等數人留了下來。

樂彭見了,不由埋怨韓易道:“主公為何把弘農王放走?使得主公本有掌控天下的機會,卻白白的喪失了。”

韓易搖搖頭,自已所要的是天下平安,寒士百姓也有出頭之日,對於誰人為帝並無要求。弘農王與漢帝劉協兄弟情深,他自已不願為帝,自已又如何能夠強迫?真強迫了,那自已又與董卓何異?

一國分成二主,此乃天下大亂的景象。而且自已也是武人的身份,若是成了董卓,只怕關東群雄又將矛頭全部對準了自已。汝南郡中又無險處可守,一旦被人針對了,就是想退都無處可退。所以韓易不願行此擁立之事,任由弘農王離去,只是償還太后何貞的情份。

潁川諸人本欲返回,忽聞董卓以胡軫為大都護,領兵五萬,都將無數,出伊闕、大谷關,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盛唐綠帽公

水刀伐木

回到古代當皇子

馬猴燒酒

龍圖風雲錄

越小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