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子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一十一章 清掃餘敵,漢末沉浮記,何子易,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天才壹秒記住『愛♂?說→』,

韓易進得大谷關,荀正前來拜見,韓易讚許了他幾句,乃舊令他為校尉,統領舊部。然後便見到了自已許多年沒見的兩個兒子來。

韓易與朱寧、朱偃三人都覺有些陌生,一時間也沒有抱在一起痛哭流涕,韓易只是淡淡的說道:“嗯,沒想到你們長這麼大了,偃兒都差不多到我鼻翼了,看來你果真隨你孃的身型。”

朱偃喏喏的應著,朱寧卻大方的拜道:“是,兒自隨父親的身形,偃弟隨母親的身形,別人有不知者,還常常認為偃弟為大,兒為小呢。”

“嗯,你們二人的學業如何了?朱勉怎的把你們帶入軍中了?”

朱寧拜道:“兒與偃弟在雒陽常隨淳常先生求學,三年來熟讀四書五經,兒主治《尚書》,偃弟主治《春秋》。雖不明其義,但也算倒背如流。因雒陽城不穩,舅父便帶著我們與母親追隨袁術來到南陽郡了。舅父說眼見天下大亂,習文不如習兵,所以就帶著我倆至軍中學習了。”

韓易點點頭,看來兒子比自已上進多了,又問道:“文也要習,武也要習,但可以專注一樣,另一樣卻不可完全偏廢了。你們現在還小,可再習文練武兩三年時間,再專注其中一樣。”

朱寧拜道:“是,兒還是主習文罷,次習領兵征戰之道。”

朱偃也拜道:“兒想主習武,效仿父親驅胡虜於大漠之外。”

韓易終於笑了起來,能被自已的兒子所敬慕,也算是一大樂事。韓易又問道:“你母親呢,召陵朱氏之宅已空了許久,我反正也不在召陵住,她不用有什麼不適之處。如今天下大亂,不知多久才會平息,他處再好也不如召陵,是該讓她回去召陵了。”

朱寧、朱偃一怔,相視一眼後,才拜道:“是,母親現在輪氏,我二人遲些就奉母親返回召陵去。舅父之事,還望父親多多原諒。”

二子告退之後,在旁侍立的成齊不忍的問道:“主人,為何不讓兩位公子跟隨主人,改從韓氏之姓,就如斌公子一樣?”

韓易沉默了一會,才說道:“他二人是當年我入嫯朱氏時就曾說好的,我豈能以勢壓人,出爾反爾。縱然他們姓朱,卻依然是我之子,這點誰也不能改變。”

成齊嘆道:“寧公子聰慧,偃公子武勇,今日能取大谷關,多虧二人在關中之助也。”說著,把二人如何威脅荀正,如何放成齊、周戈、劉何一軍入關,以便從後突襲朱勉一軍,大破朱勉之事說起。

韓易心下雖喜,面上去不屑的說道:“此小兒之謀也,只會用長輩之威名來脅迫他人,這算什麼本事?若日後他們能用自身的威名鎮懾住他人,這才是真正的聰慧與武勇。”

韓易令人將朱勉來上,又讓成齊為之鬆綁,以酒相敬道:“義忠對我之怨,如今還消否?”

朱勉冷哼一聲,將酒一飲而盡,說道:“此恨綿綿無絕期。”

韓易長嘆道:“我倆真不能好生的談一談麼?”

“我與你沒什麼好談的。”

韓易想了想後,問道:“義忠、義忠,對人講義,對國要忠,義在忠前,忠更重義,義忠可否隨我同扶漢室。”

朱勉冷哼道:“漢室已朽,扶之不了。如今天下人心盡在袁公,義忠也只對袁公談義講忠。”

韓易呵呵笑道:“袁公袁公,在我看來,不過是兩隻頭帶人冠,身披人裝的猿猴罷了。縱能欺瞞世人一時,終卻為我所擒也。”

朱勉亦呵呵笑道:“那我便挖下雙目,懸於城樓,拭目以待了。”

韓易愕然的說道:“義忠為何言死?”

“既落你手,不死何待。”

韓易苦笑著搖搖頭道:“我殺你作甚?你若實在不願隨我,自去便是。不過我將與二袁為敵,義忠還是另投他處為好,免得我見了難做。對了,瑞弟現在何處,你可知曉?”

朱勉大笑道:“你想請瑞大兄回來助你?你卻不要想了。邱大叔死前,曾讓瑞大兄勿必要強壓你一頭,除非你願以他為主,不然他是不會回來的。他現在正在袁紹處,聽聞奪取冀州一事,就是多靠瑞大兄之力也。”

韓易一驚,邱瑞竟在袁紹麾下?袁紹已經奪取冀州了?那韓馥呢?沒想到才被困兩月多的時間,天下又生變故了。

韓易又說道:“我欲請你姐帶寧兒、偃兒重回召陵,併為他們二人重請名師教授,你認為如何?”

朱勉一怔,立即叫道:“此事當聽我姐之意,寧兒、偃兒皆是我朱氏子弟,無需你來過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盛唐綠帽公

水刀伐木

回到古代當皇子

馬猴燒酒

龍圖風雲錄

越小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