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子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八章 黃巾終止,漢末沉浮記,何子易,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孫堅最終擺出的地形圖十分奇怪,就算韓易沒有打過防守戰,可也瞧出其中的不對來。【零↑九△小↓說△網】常山九門縣與鉅鹿下曲陽縣之交的縣郡邊境起,到九門縣外的包圍圈,總共有一大二小三條可通九門縣的道路。
每條路上有軍寨九座,每座軍寨之間相距三里,有兵一千至五千人不等,總數在十萬人左右。幾乎將寬十數里,長三十餘里的地方佔盡。可謂是連營百里,層層疊疊,有一呼百應之勢。
雖然沒有去過九門縣其他四面探查,可是照九門縣東面的佈置來看,其他三面應該是同樣的佈置才對。也就是說,方圓百里之地的九門縣,幾乎全部都是如此形狀的賊兵營寨。
密則密矣,嚴則嚴矣,皇甫嵩想要突圍,張溫想要救援,可謂是千難萬難。然而如此之密的賊寨,又是處於深冬時節,一把大火豈不把賊寨全部燒個乾淨。
不,韓易搖搖頭,皇甫嵩在長社與波才大戰時,也曾用過火攻之計,不可能不會發現這個問題。想畢那黃巾的天道將軍對於大營的防火之策,其中另有安排才是。
可是如果說火攻之策不成,那麼想要一座一座軍寨的攻打下來,防守如此嚴密的軍寨,即使是按一比一的死傷率,勢必會死上四、五十萬以上的大軍不可,朝庭有如此多的精銳軍隊麼?就算有,這幾乎可算是傾國之戰了,朝庭有這個決心麼?
韓易、孫堅與眾將相互商議了許久,都認為從表面上的佈置來看,賊人就算是外無援軍的單個軍寨,想要攻破非要三五日的時間不可。可是賊人若是後援不斷,就算是單個軍寨,想要攻破沒有半月以上的時間,是不可能成的。
最終孫堅拍腿叫道:“原來賊人所用的是滯兵之策。九門縣中有軍民十數萬,即使是每日耗糧兩斤,兩月下來也超過十五萬石糧食了。九門縣不過只是區區四千餘戶的小縣,安有如此之多的糧食食用,此時恐將糧盡,更有可能已發生食人之慘事了。”
韓易一驚,食人?這是既遠又近的駭人聽聞之慘事了。兩年前的災荒,韓易與陸平、成齊二人就算是行獵,也無處可狩。因為野獸們也大都無處覓食,不是餓死,便是逃離至有食之處去了。
韓易曾經在路邊見過一具被刮的乾乾淨淨的屍骸,當時還覺得奇怪,不知是什麼未知的兇獸所為。後來聽到陸平說起,這應該是無糧可食的噬人賊所為。韓易得知之後,頓時不覺毛骨悚然。韓易自幼沒有因食而憂,皆是朱、邱二家所養也。之所以感激朱、邱二家,也正是願於此。
從前食人是因災禍之故,比如先桓帝時,延熙九年春三月,司隸、豫州飢死者什四五,至有滅戶者,僅此一年這兩地就餓死大約三四百萬人口。此朝漢帝時的建寧三年春正月,河內人婦食夫,河南人夫食婦。兩年前的光和五年二月大疫。光和六年夏,大旱。都有食人的慘事發生。然而因為大軍被困食人,卻是光武中興之前的事了。不想如此慘事,竟然就在眼前發生了。
韓易喃喃地說道:“大兄,此番破賊恐怕艱難之極,等到擊破常山賊眾,不說我軍死傷者眾,就算是九門縣中的十數萬軍民只怕也死得差不多了。張角兄弟皆亡,主亂者皆去,我觀這天道將軍所為,大多隻為救活罷了,而非是反叛朝庭。不如你我二人去建言西鄉侯與張司空,與賊和談召降了吧?”
孫堅沉默了片刻,點點頭贊同道:“賢弟此言甚是,黃巾賊眾欲作亂者,不過張角兄弟三人,此三人一死,黃巾賊眾的確是無法成事了。【零↑九△小↓說△網】聽說這天道將軍常以鐵面示人,雖然有能,然其威望未必能如張角兄弟一般高。勢必不會存有推翻朝庭之念。為了九門縣中的十數萬軍民與將來恐有喪生之憂的無數兵卒,是該考慮考慮召降一策了。只是你我位卑職低,所建言之策怕是無人肯聽啊。”
韓易嘆道:“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儘量去做吧,方可無愧此心。”
韓易與孫堅讓眾將安坐等候,二人同去朱雋大營拜見,孫堅先將九門縣中的賊情稟告後,再一一分析攻破五十萬賊人所需的時間與兵力,最後計算需要半年以上的時間,與不下二十萬之眾的死傷率。
朱雋聽了直皺眉頭,又召來麾下的其他將領前來大帳商討戰情。鮑鴻、張超等將同時也將已軍所探敵情上報給朱雋知曉,對韓易、孫堅的判斷表示太過美好,真正所需的時間與死傷恐怕還要更多。
朱雋念及昔日皇甫嵩的推功之恩,與九門縣中大半的南北二軍精銳兵卒,最終下定決心,去尋張溫勸說召降一事。
至於後事如何,韓易與孫堅的確是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