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子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五十四章,漢末沉浮記,何子易,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劉琰驚異的問道:“不是民壯?而是極精銳之兵?”劉琰又望了望城下一絲不動的獷平軍,突然倒抽一口冷氣,驚疑的叫道:“太原榆次在代郡之南,這韓易卻是從北方而來,而高柳塞守卒又未派人前來稟告於我。再按你的意思,這韓易所領的不是獷平縣義勇,有可能是張舉、張純二賊麾下的烏桓突騎?叛軍己攻破了高柳塞,將從北方侵入代郡了。”

代郡都尉點點頭道:“不錯,漁陽全郡己陷,這韓易又非從南面而來,想必是在他接到調令後,尚未前往太原榆次上任,就被賊人所俘,而曲從了賊人。此次前來不是為了尋仇,實際上是為了奪城。尋仇,不過是在奪城失敗後的藉口罷了。”

劉琰本欲派兵出城與韓易一軍交戰,又懼城外還有賊人大軍埋伏。正忐忑之間,代郡都尉又道:“府君若對城外之兵遲疑,何不尋鮮于兄弟問之。”

劉琰拍頭叫道:“對,對,我幾乎忘卻了。”說罷命人前往城中尋鮮于兄弟來此。臨了,又命人尋劉備前來。

代郡都尉口中的鮮于兄弟,是漁陽郡中的賢士鮮于輔與鮮于銀二人。鮮于氏在漁陽亦是大族,兄弟二人也曾在郡中為從事。因不願跟從張舉、張純兄弟反亂,於是逃至上谷郡。上谷烏桓叛後,又逃到了代郡。

不一會,兩個三旬左右的文士武官當先而行,身後跟隨著一名二十歲出頭,長臂大耳著華服的奇男子。正是鮮于兄弟與劉備連袂而來,在望見城下之兵時,皆是眉頭大皺。三人與劉琰見禮之後,性急的鮮于銀就出言問道:“劉府君,城外之兵是哪裡來的?好嚴整啊,卻是少見的很。”

劉琰將先前之事一一道出,莫了問道:“二位賢士,你們在逃離漁陽郡時,可曾知曉這韓易是否從賊。玄德,你也說說,這尋仇之事是真是假。”

劉備皺眉沉默不言,鮮于輔望了望劉備後,突然呵呵大笑,說道:“這韓易韓明遠不但不是叛賊,反而是我漁陽郡的擎天玉柱。若非年前韓明遠不在郡中,又豈會有禍及整個幽州的張氏與烏桓之叛。”

劉琰大驚忙禮拜道:“哦,這韓易如許大的名聲,我在代郡如何不知?還望賢士細細說來,琰願聞其詳。”

鮮于輔撫須笑道:“這還得從去年的鮮卑掠境之事說起……本以為韓明遠已經死在了鮮卑山中,不意又回來了。韓明遠若是早回來兩月,加上其素與張氏不和,張氏懼於韓明遠之威勢,必不敢生亂,烏桓也不敢反叛。”

劉琰倒抽一口冷氣,驚道:“不意韓明遠竟有這般的威勢,如此說來,城外之兵確實是獷平縣義勇了?”

鮮于銀讚譽道:“確實是獷平縣義勇,也唯有如此強軍,方可連破鮮卑突騎無數。以區區獷平小縣寡民,竟能練出如此強軍,韓明遠真乃天下奇才也。?劉府君幸虧沒有出兵與之一戰,不然白白損傷兵力也。”

劉琰聞言後大嘆,幸好沒有出兵與韓易一軍交戰,不然非鑄成大禍不可,代郡兵馬,哪裡會是韓易軍的對手。後又帶有責備的語氣問道:“玄德,韓明遠夾尋你報仇之事,到底為何,你需從實說來。”

劉備此時的眉頭早己皺成了川字,一臉的晦氣,見劉琰動問,只得拱手說道:“此事本是區區小事,在中平元年討伐宛城黃巾賊時,朱公偉公曾命備至韓縣長麾下聽用。韓縣長可能認為備才疏學淺,並無大用,於是棄在一旁不予理會。彼時韓縣長尚無大名在身,卻如此地輕慢壯士,備雖無謂,但備的部曲張翼德見備受辱,卻暗生恨意,於是兩次私下裡的刺殺韓縣長。此事備雖不知,但部曲之罪便是備之罪也。備不敢推託,還請劉府君將備擒下,送予城外的韓縣長,以消解韓縣長之怒氣,以解代郡之兵禍。”

鮮于輔暗暗打量了一下劉備,心道:此人外表忠厚,然內心詭詐。只一番話就將韓明遠說成是無禮暴虐不仁的一介武夫,更挑起劉府君不願對韓明遠服軟的心思,己期逃過此刺殺官員罪責,其心不良也。韓明遠今日行事雖然不智,但也不是你劉備能夠出言構陷的。

鮮于輔見劉琰若有所思,面露不愉之色,忙笑道:“一說起韓明遠,我便心生佩服之意。”見劉琰把注意力轉了過來,鮮于輔於是又將韓易至獷平後的大至治政之事說出,後說道:“上任不過十日,就將縣中汙吏一掃而空,可見其果其明也;遭司馬臺守將所拒,反而重用其人,可見其寬也;減民之稅,大力墾植,可見其仁善也;堅拒張氏,可見其志堅也;關押罪人,年餘不殺,可見其守序也;誘召烏桓,卻敵鮮卑,可見其忠其威也。韓明遠行事或有無禮之處,但必有其因,還望劉府君詳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盛唐綠帽公

水刀伐木

回到古代當皇子

馬猴燒酒

龍圖風雲錄

越小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