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子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一章 籌算阻殺,漢末沉浮記,何子易,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說來自邱易從徵以來,下城有四,卻是以今次為首次真正的攻城。因為時間不足,容不得召陵軍慢吞吞的使計下城了,唯有強攻一途。
攻城戰首要之事,便是填埋寬大的護城河。遠離河水的護城河大部無水或為廢水,近河水的護城河多為活水。鯛陽城因位於鯛水之陽而得名,鯛水又因盛產鯛魚而得名。因此這鯛陽城之護城河便是活水,填埋這等活水護城河,首先便要截斷源頭方行。
截斷了護城河之源頭,再說填埋之事。護城河之寬高與城牆的寬高差不多,寬四丈,高三丈。因為築建城牆之夯土便是取之於護城河中的。城牆築好,護城河也同時修好。想要填埋,就需在遠處取土,送至護城河中方行。
而在這填埋的過程中,隨時要面臨城頭賊人的弓箭射擊,是一件較為艱難之事。可是再過艱難也要為之,不然十倍之賊軍從葛陂回返,這可不是一件大好事。
填埋之事是交由民壯與僕從軍執行的,從召陵從軍的民壯早在整軍時,順利的轉為戰兵,成為召陵軍正兵中的一員,倒也逃過了此艱難之事。但在接下來的蟻附登城之戰中,就無法可逃了。即使是正兵,多少也要登城一戰。
鯛陽賊弱,召陵軍便採用三闕缺一之法圍困,攻東、南、西三面,獨留北門。攻城之戰交由前、左、右三部之軍負責,中軍與後軍準備應付突來之事。邱易身為左部軍司馬,則被分配攻擊西側城牆。一千二百民壯有四百人在邱易麾下聽令,也就是說,此時邱易麾下共有一千三百人聽令。
邱易想起長有七百餘步的西側護城河,填埋不可四散而填,需要從一點開始,再依次的擴大,只需要填出百步距離則可。邱易出身於朱、邱二氏這等商賈之家,對於籌算有所涉獵。這段距離大至需要土方近兩萬方,按一個民壯一日挖土方十方計算,就要兩千民壯同時一起取土方才行。
邱易搖搖頭,不行,不行,沒那麼多的人手。要按四百人取土方,五百人運送,一百人持盾防護,二百人弓箭壓制的方法才行。那麼四百人一日所能挖取的土方,只能填埋二十步左右的護城河,這點距離也太小了,有點施展不開啊。
邱易叫道:“成齊車靖,你二人領軍速至輜重營取四百套農具,與五千個麻袋前來候命。陸平,你也同去,再去取六千支長箭回來備用。”
“得令。”三人點齊三百兵卒齊齊奔向輜重營而去。不多時,三人便領軍而回,只是所帶回的物質卻只有半數。成齊一路罵咧咧的叫道:“可惡的邱質老狗,身為輜重營軍司馬,卻對軍用物資的準備如此不足。明知咱們此次前來是要攻城的,卻只准備了一半物件。就這麼一點東西,咱們如何有時間攻下鯛陽城來。”
邱易眉頭一皺,邱質會準備不全,這點卻是沒有想到。不過每次作戰所需要的物資是海量的,輜重營時間不夠,準備有所不足也可理解。於是問道:“有哪些物資不全?”
陸平稟道:“稟軍司馬,主要還是麻袋與箭支的存量不足,只有半數,農具倒是齊全。輜重營上下現在正要準備明日所用的簡便雲梯,來不及準備其他。所缺之物,輜重營叫咱們自已想辦法。”
邱易點頭四望,說道:“現在正是四月草木生長之時,四野草料甚多,可分出百人去割草編織草袋裝土。至於箭支,原先每名弓手有一壺輕箭,現在再分得三千支箭,那每名弓手就有四十支箭了,應付此戰想來也差不了多少。準備出發吧。”
邱易領著一千三百人浩浩蕩蕩地來到鯛陽城西側,望著城頭驚恐不安的賊人,指著離城二百步距離的小土包,說道:“錢軍候、黃屯將、楊屯將領四百人就近取土;成齊、車靖、鄧當、杜雷領四百人負責運送土袋;邱功領百名持盾手準備防護;陸平領一百弓手準備壓制城頭,高區與另一百弓手隨時準備替換;王當領百人割草編織草袋。各軍將,速速出發。”
“得令。”一千三百人立時行動起來,諸將各施其責,忙而不亂,有條不紊的各自行動起來。城頭的賊人們並無連弩、大黃弩等遠射兵械,只能眼睜睜的看著,直到有人揹負著土袋急奔而來時,才有賊人發弓射箭阻止。
而不巧的是,邱功在城下領著百名持盾手時刻盯著城頭的箭矢,保護住運輸兵卒的身軀,陸平更領著百名弓手逼進至五十步的距離,與城頭上的賊弓手對射起來,以分散射向運輸兵卒的箭矢。
城上賊弓手亦有二百名之多,但射下的箭矢稀稀疏疏,要麼是力道不夠,難以對城下的官軍造成損害,反而被陸平所統領的百名弓手三波次連射射殺了不少,賊人計程車氣頓時大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