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子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零五章 曲陽縣事,漢末沉浮記,何子易,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樂功曹見韓易也有些面色不愉,頓時惶恐的拜道:“韓縣君,韓縣君,您以區區三十騎便可大破三千蛾賊,雖霸王復生,也不過如此。小吏如何敢對韓縣君無禮?小吏失禮之因,只是因我家的何縣君就是被陶升賊子,假借郭府君之信使所騙,方才被刺死的。所以……這個……”
原來如此,韓易擺擺手,讓陸平將自已的縣長銅印、朝庭賜予的憑信交給樂功曹檢視。樂功曹仔細的看了許久,方才將印信交回,再次領著眾吏員行禮拜見,說道:
“本縣何縣君與縣尉同時大意身亡,此時縣中並無主導之人。韓縣君今日恰好路過,救了鄙縣上下,鄙縣上下感激不盡。煩請韓縣君看在鄙縣二千餘戶屢經兵禍的百姓份上,再施援手,暫緩前往獷平縣赴任,暫且留在鄙縣,助鄙縣上下守一守城池。待戰事平定後,鄙縣上下再恭送韓縣君離去,若何?”
韓易本就欲要主導此縣縣事,招集民壯南下嬰陶,只恐此縣的民壯不應。不得不先作遲疑狀,說道:“唔,本官自接任本職以來,已過兩月時間,按朝庭律令,接任之後當在三月內抵達本境理事。此時鉅鹿戰事方興,我若留在下曲陽縣,只怕數月都難以成行。不可,不可……”
樂功曹忙勸說道:“三月之規,是對平常時節的律法,鉅鹿戰事一起,便是最大的藉口,韓縣君無需多慮,只管留下便可。”
韓易只是搖頭不應,樂功曹與眾吏員即使下拜苦求,也是不應。再勸之下,韓易便詐作發怒的說道:“下曲陽縣之事,本就與本官無關。本官救了你們一次,便是天大的幸事,你們還想強留本官不成。再說下去,本官現在就走,一刻不留。”
樂功曹大恐,只得領人暫時退下。當衙中只有韓易一夥人時,高覽抱拳問道:“韓縣君,我等南下倒底是為何事?你還一直未跟我等說說呢?”
韓易揉著下額,說道:“我等攜百車物品,能平安的從常山路過,你們當知我與那常山黃巾軍的天道將軍有舊。我知他是一心想投靠朝庭的,不想其麾下的張牛角不聽號令,私下出兵攻打鉅鹿。此事說來可大可小,大的話便是常山黃巾全體再叛,河北之地將再起兵禍了。”
“天道將軍對那張牛角無法,我卻有些顧念河北百姓之安危,欲要興兵斬殺張牛角。一是鎮懾住還未反叛的黃巾諸頭領,順便償還天道將軍對我之恩義;二助是朝庭滅此賊寇,還河北百姓一個安定的天下。”
高覽與眾人拜道:“韓縣君、主公大義,我等願效死命,還河北百姓一個朗朗乾坤。”
高覽說道:“聽說張牛角部不下七、八萬人,韓縣君欲要興兵討平張牛角,所需之兵力想必不少,方才韓縣君拿捏此縣的縣吏,可是想招攏此縣的民壯南下。”
韓易點點頭道:“我是有這個意思,不過方才聽聞此縣只餘二千餘戶人口了。即使是每戶出一丁,也只有兩千民壯。再留下一半守城,這人手也太少了點。所以方才有些遲疑,未能輕易的答應下來。”
高覽笑道:“在進城時,我觀此縣的民壯皆面有菜色,只怕就連平日的生計,都有些難以為計。不說人丁本少,就算人丁再多又有何用。韓縣君用兵再強,手中若無強兵在,又豈能輕易的擊破張牛角。”
韓易有些煩惱的問道:“那你有何見解?”
高覽笑道:“韓縣君莫非忘了覽是安平人氏,某在冀州一地也算是薄有名聲,識得的輕俠、豪傑之士不少,他們麾下各有數十、百人的莊丁、食客,若將他們聚集起來,就是一支不弱的大軍,豈不比區區民壯更好。”
韓易又喜又憂的說道:“一來,我聽你說早年曾得罪的人不少,怕你召不來多少人馬。二來時間較緊,需在五日內集齊大軍至嬰陶,二日內就要擊破張牛角部。我此時對張牛角部的敵情絲毫不知,根本就無甚把握。現在還在遲疑之中,所以未能與你談起此事。”
高覽大笑道:“早年高某口上無德,得罪者眾,今次大不了登門一一賠罪便是。韓縣君欲要召兵,這個高某能夠辦到,五日內給韓縣君召來三千人馬如何?至於破敵之事,那是韓縣君需要考慮之事,高某無能,就幫不了韓縣君了。”
韓易大喜,說道:“能不能破賊,此事到時再說。君悅若能在五日內為我召集三千人馬至嬰陶,韓某感激不盡。君悅可告知諸冀州豪傑,只要能來助我十日之兵事,人人皆有重金答謝。”
高覽笑道:“有韓縣君此言,來者必眾,韓縣君儘可安坐思謀破賊之策,覽去去就回。”
韓易喜道:“好,我等五日後就在楊氏縣郊齊聚如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