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子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四十六章 急襲胡營,漢末沉浮記,何子易,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決議靜候戰機之後,韓易再度召集諸將操練起兵卒來。因為諸將對韓易的練兵法領悟各有高低,又加了一點自己的獨特見解,與韓易所操練之兵並不相同。但韓易無意更改這點,只是對“血恨軍”所缺少的精氣神與思想上進行了重練。

此時的軍隊強,是因為將強,將軍將兵,名將易出雄師。韓易記得,夢中之兵高明之處,不在於他們的操練之法,而是在他們的日常管理上,軍隊制度上,基層指揮上的健全。特別是晚間的兵事思想教育上,更是強軍之本。“血恨軍”雖成,但比之韓易所親練的獷平軍,還是缺少了一些東西。韓易此時要做的,就是補足其中的不足。

只是在諸將的眼中看來,韓易所做的似乎有些多此一舉,特別是在大軍被胡虜圍困于山中之時。不過亦有人認為,韓易這是在大病之後,設法加強主將對軍隊的掌控力,屬於韓易這主將的特別方式。韓易不知諸將的心思,只是認真嚴格的操練著。

又過了兩月,此時又近年關,鮮卑人在這兩月中終於有些生亂之態了。每日都能遠遠的聽到,數里之外胡虜主帳所傳來的爭吵聲。有懂鮮卑語的順著風聲,大約能聽見他們是在為入侵漢地之事而後悔,為留守鮮卑地的諸部不能護佑八部而生怨恨,為了明年該如何在大漠中生存而起煩心,最後更為了各族該佔有多少僅存的生活物資而起分爭。

分爭過後,因為還有韓易一軍這死敵在此,八部鮮卑還沒有分裂四散。不過三大營寨的兵力卻各自有了不同。其中以山道中的先鋒大營駐進了兩部鮮卑大人及五千胡虜,與山口留守的兩部鮮卑大人及三千胡虜為大變,山腳援軍大營駐進了四部鮮卑大人及一萬一千胡虜為小變。

瞧鮮卑人的模樣,似乎有意在寒冬大雪時節,再度攻山。韓易一軍身處險要高地,鮮卑人來攻,在無法破敵之下,自是正中下懷。

在鮮卑人移營的當晚,夜色蒼茫,凜冽的寒風低沉的咆哮著,飄飛的雪花在空中翻著筋斗,漫漫灑灑的飄落在烏桓山中。此時陰雲密佈,周圍漆黑一片,只有雪白的山地若隱若現。一千血恨軍行於下山的道路中,每個人只記得跟著前面人的腳步,披著馬皮做的披風,低著頭向前趕路。

韓易預計明早就是鮮卑人的攻山之役,既然鮮卑人的先鋒大寨易破,與其待其先攻,不如乘夜先擊,反破其先鋒大營的五千胡虜再說。

天隨人願,烏桓山中當夜就起了大風雪,而且還是大風雪,這種天時之助更增添了韓易的取勝信心,現在唯一比較擔心的是,手下戰士們能不能適應這種苦寒的天氣,如果是這樣,那就比較麻煩了。

夜半,風雪越加暴烈,就連眼睛都無法睜開,可是血恨軍戰士的神情中充滿堅定之意,那種捨棄生死,一往無回的氣概是如此的自然,一切都渾若天成。血恨,血恨,若是在數月前的血恨軍只是一個笑話,在血恨軍戰士們的心中,此時的血恨軍方是真正的血恨。

韓易默然的看著這一切,在操練中,韓易曾要求血恨軍在進攻時勇猛無畏;在行軍中,要堅韌不拔;在勝利時,要威風凜凜;失敗時,要剛強不屈。平時陽剛而又自律,傲骨錚錚卻又不盛氣凌人,敢於追求成功,也能面對失敗。

然而最終的血恨軍在面對鮮卑人時,到底能不能夠真的血恨,韓易一時也無底氣。因為他們的兵源,只是一群奴隸,一群受盡苦難折磨的奴隸。能當奴隸者,很難產生那種視死如歸,無懼生死的真正勇氣。

血恨軍雖是韓易所立,但自血恨軍破圍後,丟棄主將四散而逃時,韓易就對血恨軍十分的不滿。韓易向來要求兵將一體,榮辱與共!血恨軍實難讓韓易產生這種感覺。今夜就將是試驗此軍的大好時機。若不然,還不如捨棄了血恨軍,先領著獷平軍設法遠遁而去。

大約在半個時辰後,韓易與先行哨探,正等得心急火燎的餘化會面,同時韓易也得到一個意外的好訊息。因為風雪太大,漢軍一直沒有下山奇襲胡虜的慾望,明日又是胡虜的總攻之日,鮮卑胡虜大意的沒有派出遊動警戒,警戒人馬大都避到了先鋒大營之中,防備十分的鬆懈。

常見不疑,備周意怠,古人誠不欺我。估計鮮卑胡虜做夢也沒想到,就在他們將要發起總攻之時,漢軍會來打他們的主意。韓易心懷大暢,胡虜的先鋒大營都如此,那其他兩營想必更加的鬆懈,韓易對作戰計劃的成功越發的有把握了,下面就看血恨軍們的具體表現了。

只不過此時還不是韓易揮兵急襲之時,還需等到文丑一部的訊息。文丑此時正領著二千五百餘軍,在背對著鮮卑人的一側山腰之中,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盛唐綠帽公

水刀伐木

回到古代當皇子

馬猴燒酒

龍圖風雲錄

越小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