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子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十四章,漢末沉浮記,何子易,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東廂房中,一名年近四旬,富家翁模樣的人正坐在房中,藉著燭光讀著簡書。蘇顧上前深深的施了一禮,稟道:“主公,召陵韓易韓明遠已經來了。”

那富家翁正是此行需見的主人,何苗何叔達。何苗抬頭放下簡書,笑容滿面的問道:“哦,韓明遠來了啊。快快請來一見。”

韓易上前也深深的施了一禮,說道:“韓易拜見何府君。”

何苗笑盈盈的伸手虛託,說道:“免禮,免禮,日後來我處時,無需如此的多禮。我生性粗俗,最不喜士人們動不動的就大禮拜見,或動不動的就說你這人無禮太甚,揮袖轉身就走。太也讓人莫名奇妙了。”

韓易心中不禁莞爾的一笑,何苗好像是在四、五年前時,才正式發達富貴的。以前多在南陽鄉下,所對的多是平頭百姓,三十餘年的習慣養成,一時也難以改變過來。何苗對於官場士人們的禮節十分不適,這倒是可以想像得到。

韓易口中應道:“是,易日後必定會注意到這點。”雖然這般應聲,可該施的禮節卻萬萬不能真免了,不然何苗日後哪天習慣了官場士人們的禮節,然而自已卻少了那份禮,反而遭其所嫌,這就萬萬不妙了。

何苗指著案几上的簡書問道:“明遠可曾讀過何種書籍?”

韓易應道:“召陵的朱、邱二氏都是商賈之家,府中的藏書不多,只有大眾的四書五經等書,易幼時曾跟隨鄉中的先生讀過兩年,可在十三四歲之後,就沒有再讀書了。所以只能算是識字,沒有多少的文采。”

何苗點點頭道:“是啊,我也是在先父尚在世時讀過幾年的書籍。後來先父亡故後,在大兄執掌家中門戶之時,就再沒有讀了。說來那時才是我一生之中最為開心的日子啊,無憂無慮的。呵呵,明遠,日後有空時,也可多讀讀書,這對增長個人的學識與思想大有好處。”

韓易屈身應道:“是,易日後定然謹記在心。”

何苗又問道:“聽蘇顧說,明遠早幾月時,曾在南陽跟隨朱公偉大戰過黃巾蛾賊。此後是不是又隨他去了常山國,可曾立下多少的功績?”

韓易想了想後,說道:“在常山沒有大戰,所以沒有功績。在南陽時倒有先登破城的首功,與降俘賊人兩三萬人之功。不過那是在汝南都尉徐顯的麾下,大功應該算在徐都尉的身上。”

何苗怒道:“汝南都尉?徐顯?哼,真是的,我最厭惡這種將下屬的功績據為已有之輩,不但屍素餐位,簡直無能之極。”

韓易忙出言勸道:“何府君還請息怒,下屬的功績與上官的指揮息息相關,就算是易,一人也不能包打天下,還不是照樣佔據了下屬將士們的功績。徐都尉當時身為易的上官,佔去易的功績並無過錯。”

何苗讚許的捂須連連點頭,說道:“不錯,不錯,有你這種人成為下屬,乃是身為上官們的福氣。是了,你此次來京,對朝庭所封賞的官位可有自已的想法?”

韓易思道:何苗此言似有招攬自已之意,不過自已對何苗並無功勞,何苗也非求才若渴之人,在他這裡光憑同情是得不到多大官位的。而且此時中原的戰事已逐漸平息,再也難如去年時,有大把的軍功可得。反不如照舊求取一處邊郡的縣城為官,將來不但有治理之功,也有與北狄西戎征戰之功。如此,日後升職方才快速。

韓易昂揚的應道:“隨效飛將軍,為國鎮守與治理邊城。必教鮮卑胡馬聞我之名,遠遠遁逃,絕不敢犯。”

何苗拍案叫道:“好志向,男兒當有如此的氣慨才是。唔,憑你的功勞,三百石應該是足夠了。我再幫你瞧瞧,邊郡縣城可有什麼縣長之職空缺,讓你將長與尉同時兼任,如此方可成為小飛將軍。”

韓易大喜,沒想到還有邊郡縣長與尉兩職可以同時授與一人的說法,連忙大禮拜謝。先有鮑鴻的舉薦,後有何苗的幫助,自已的職務當能很快的安排下來了。韓易連忙深深的再行上一禮,以示感激之情。

何苗又與韓易問答了幾句,便示意送客了,韓易忙知機的告退,隨蘇顧離開了東廂房。路上,蘇顧有些懊惱的拍頭說道:“都怪我日前時常的醉酒,使得何府君不但對我冷淡了許多,也對你沒了初時的那般看重了。”

韓易笑道:“蘇兄日後想法再度得到何府君的信重便好,只要有你在何府君的身側進言,我日後還怕沒有升職的可能麼?”

蘇顧喜道:“是,是,日後我必定好好的護佑服侍何府君,好讓何府君重新對我信重起來。”

望了望天色尚早,蘇顧笑道:“韓兄,天色尚早,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盛唐綠帽公

水刀伐木

回到古代當皇子

馬猴燒酒

龍圖風雲錄

越小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