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1部分,閻錫山大傳,冬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國民第三軍孫嶽部參謀長。鄭州會議上,徐就不同意攻打山西的計劃,認為其時國民軍的主要威脅是奉軍,攻打山西,師出無名。應先打直隸,繼取山東,趕走奉軍。而後,再行圖晉。續桐溪固執己見,堅持攻晉。徐恐山西無備而受害,便遣人將樊軍動向告閻。胡德輔,山西五臺人,時任國民第三軍旅長,駐節石家莊。閻得徐永昌通報之資訊後,隨即派人前往胡德輔駐地進行疏通。胡遂將國民軍進攻山西之計劃和盤托出。 。。
二、宣稱“保境安民” 首倡“保境安民”(4)
由於事先得樊軍攻晉之情報,閻錫山預為佈置——以蔡榮壽旅兩個步兵團及一個手擲彈營,在東陽關、峻極關、娘子關一帶防守。不料,樊軍來勢兇猛,下莊一戰,晉軍大敗,傷亡慘重,不支而退。樊軍一戰告捷,再戰於蛤蟆灘,又獲全勝。隨即乘勝直下遼縣。樊軍的迅猛攻勢,大出閻錫山意料之外。他急調“駐潞安第六團榮鴻儒全部,由南北去增援遼縣;另派商震率第二旅王嗣昌部第三團李培基全部、第四團侯守常部兩個營,以及第三旅李維新的第五團文海部及炮兵一營、手擲彈一營,向遼縣星夜前進。李旅在遼縣外圍曹家寨與樊軍接觸,阻其前進。樊仍率主力繼續北進,在遼縣寒王鎮、拐兒鎮與商部遭遇,戰鬥極為激烈。此時第六旅楊愛源部亦由壽陽調駐榆次,第四團王靖國營由榆次向八伏嶺前進堵截,傅作義率第八團由原平馳往遼縣襲擊樊軍後方。” 晉軍幾乎全體總動員,來對付樊鍾秀。與此相反,樊軍孤軍深入,人地兩生,恃勇取勝,難以持久,在被晉軍四下包圍的情況下,不得不節節後退,撤出山西。在晉軍的強力反擊下,樊鍾秀攻晉以失敗而告結束。
策劃樊鍾秀進攻山西的續桐溪,因不同意閻錫山的一些作法,長期以來一直在外圖謀倒閻。此次以樊鍾秀攻晉,自認成功的把握很大,豈料功敗垂成,一氣之下,臥病不起,逝於天津。
其四、停兵罷戰,“息事寧人”。“保境安民”,需要相應的外部環境來保證,所以,在保境安民的前提下,對各派系之間的紛爭,均採取“息事寧人”的態度,希望停兵罷戰。
閻錫山停兵罷戰,“息事寧人”的態度在上述與各方的來往函電中多有明確表示。如1920年7月17日,在給田中玉的覆電中就有“敝省向以保衛地方,息事寧人為主旨。對於此次戰事,惟以能有和平調停之機會為希望。”緊接著,在次日復曹錕巧電中,重申上述觀點。電文在表明“此間兵隊決不出晉省一步,其他客軍也決不許透過,嚴守此旨”之態度後,進一步表示,“弟說老實話,做老實事,生平別無他長,只守此二語而已。如至可以罷兵之際,屆時寧人息事或需弟效口舌之微,當盡力以相從也。”同日,在復馬福祥巧電中,再次表示,“此次政爭之初,本是內閣問題,大哥列名共諫,原指為和平組閣起見,不料事變多端,竟致訴諸武力,洵與始願相違。來電以固圉睦鄰,靜待事定為主,極佩藎籌。我輩對於同室有鬥,何忍坐視不救,只以地方為重,不敢捨己以從。惟有謹報初旨,不使戰爭益形擴大,渴盼早日解決。如至應行調停之際,當聯合二三同志,垂涕泣而道也。”
7月18日,直皖戰火正熾,閻錫山遵前所約,與山東督軍田中玉聯電籲請排解,請段祺瑞、曹錕先行停戰,一面電請大總統徐世昌明令息爭,“挽回危機”,當時陝、甘、皖、閩各省均覆電贊同。皖軍因兩路受挫,牽動他部,而東路又有奉軍加入,以致全域性動搖,不能再戰;段氏鑑於頹勢已成,知難復振,始決心停戰,自請總統辦理善後。徐世昌遂令撤銷段祺瑞督辦邊防事務處及西北軍名義,又嚴令懲辦徐樹錚等禍首,解散安福部。直皖戰爭遂宣告結束。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二、宣稱“保境安民” 膺服“唯力是視”(1)
北洋時期,是群雄蜂起的年代。閻錫山,作為地方實力派,深諳“唯力是視”之理。他高唱“保境安民”,本身也寓含養精蓄銳,積蓄力量之意。所以在倡導“保境安民”的同時,他不動聲色地一步步擴充山西的軍事實力。有資料說明,從1917年獨掌山西軍政,到北伐前的1927年,閻錫山在“保境安民”的旗號下,先後共進行了三次大的擴軍。
閻錫山雖自辛亥始,即任山西督軍,然而在袁世凱時期,迫於政治壓力,時有不保之虞,在軍事上一直不敢有所動作。到1916年袁世凱垮臺,時過五年,山西的軍事實力並無太大的發展,只有兩個步兵混成旅,7000餘人(金永編練之警備隊等除外)。靠這區區兩旅兵馬,想在軍閥林立之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