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5部分,閻錫山大傳,冬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錯。信失不易復,錯成不易補。
(388)生是人人共需的,情是人人共同的。政治如適生適情,則無人不贊成,無人不擁護。
(389)為政須見因知果,見果知因。無論興利除弊,皆須知此,方可使應興之利皆興,應除這弊盡除。
(390)力憑理壯,理憑力伸。無理之力必折,無力之理不伸。謀國不可一日不培力,不可一日不講理;安和世界亦不可一日不培力,不可一日不講理。
(391)治國是致富易,均富難。富而不均,必然是富者愈富,貧者愈貧,形成貧富不平的亂因。但均富不能從勞動上求,亦不能從分配上求,須從資本上求。就現在說,這還是宇宙的個秘密,須有智慧的人發覺此秘密,以安人類。
(392)就為政的目標說,應以正確人與人的關係為本,發達物質為末。在人與人的關係上,建立起已所不欲不施於人的學教政,而後發達物質,終不致使人窮奢極欲,被物質腐蝕了人的精神,毀滅了人類的生存幸福。
(393)世界一家,人類一人,不是一件易事,但亦非不可能的事。得其道則易,不得其道則難。建立起世界議會,實行世界*,施行世界利害一致的學教政,使世人的利害一致,是非一致,則可做到世界一家,人類一人。
一、閻錫山範言選輯(10)
(394)國家的真文明,不在廢除刑罰,是在無人犯法。如鶩虛名的國家,貿然廢除死刑,乃致犯死刑者愈眾,誠不智之舉。
(395)廢除死刑的國家,是隻知生者當救,不知死者當憫,立法者之本意,雖不是鼓勵殺人,但確定殺人者不死,刑不當其罪,實際即是鼓勵殺人。有死刑,尚可作犯死罪之堤防,何需廢之。不從教育上勉勵人不犯死刑,徒以廢除死刑以示其國家之文明,捨本逐末,莫此為甚。
(396)司法的消極責任是制止人的惡行,積極責任是消除人的惡念。欲完成此消極積極的責任,須管教兼施。
(397)智以知善知惡,仁以好善惡惡,義以揚善貶惡,勇以獎善懲惡,四者兼備,方足以為政。
(398)政治當濟人以工作,不當濟人以衣食。若濟人以衣食,濟之者難久,受之者有愧。若濟人以工作,濟之者能久而不困,受之者乃自食其力而心安。
(399)治病急則治標,但不可忘卻治本,若忘卻治本,終有不治之一日。治國亦然。
(400)為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