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留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三章 所謂忠義,超品劍仙,楚留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誠王的府邸本就在杭州,又喜好結納江湖豪傑,對柯降龍這位丐幫前任幫主多有耳聞,此刻他面帶悲痛,長嘆道:“柯老幫主,實不相瞞,崇英是奉了本王命令才會在此設伏,至於戚將軍被東廠捉拿的訊息,也是本王故意放出,本是想將計就計引出西廠賊子,卻沒料到,來的竟是貴幫諸位義士。”
“將計就計?”柯降龍疑惑。
“柯老前輩,事情是這樣的。”陳崇英低聲解釋道:“咱家在京城時得到明確訊息,玄漓欲對戚將軍不利,西廠各路人馬都已調往杭州,事情緊急,咱家這才快馬趕來向王爺稟報,以防戚將軍遭遇不測。”
在誠王面前,陳崇英卻是沒敢再自稱本座。
“戚將軍與本王素來交好,我二人得知此訊息後,便合計了一番,定下這將計就計的計策,怎知貴幫竟也知道了此事,還率先前來……”誠王話語中滿是唏噓。
此時丹青、書生、東方未明、丐幫舵主李浩等人亦圍聚到柯降龍身後,聽誠王如此一說,書生不解道:“王爺,戚將軍,恕晚生有一事不明,以東廠抓獲戚將軍為名引西廠賊子來犯,這似乎……不合邏輯!”
書生說完將目光移轉戚繼光,似是希望他來解答。
戚繼光心中瞭然,他知道這白面書生是擔心誠王大忠似奸,實際上並非好人,不由長嘆一聲,緩緩開口道:“諸位不在朝堂,不知當下時局亦是情有可原,自皇上繼位以來,重用首輔張大人,勵精圖治,推行新政,我朝風氣為之一新,確有明君之風。”
他停頓了一下,再度嘆息道:“然自張大人去世後,皇上不知何故,荒於政事,貪圖享樂,自此不再上朝,玄漓等奸猾之輩因而得掌大權,這幫賊子任人唯親,強徵賦稅,巧立名目濫殺忠良,實乃國之大患,吾與王爺及滿朝忠義之士,皆恨不能除之而後快。”
誠王環視眾人,適時補充道:“那玄漓不知使了何種手段,皇上對其幾乎言聽計從,崇英僥倖,雖失了皇上信任,東廠之權大半旁落,卻仍有許多忠勇之士甘願聽命,每每西廠有害人之舉,崇英便派人暗中阻擾,這些事情皇上不知,玄漓卻一清二楚,因此他早已恨崇英入骨,若非崇英行事曆來小心,沒有把柄落在其手中,怕也難逃皇上罪責。”
聽了這一番解釋,丐幫眾人均是皺起眉頭,書生沉聲發問道:“可是,東西二廠既已是死敵,玄漓應當加倍小心才對,又怎會貿然跳入這圈套之中?”
“先生有所不知。”誠王正色道:“為了掩人耳目,崇英特意在京城佈置了一位替身,自身則喬裝而來,料那玄漓也不知崇英在此,玄漓近些年網羅了不少高手,其中有四人極為厲害,武功不在各派掌門之下,若是得知崇英不在杭州,他極有可能親自帶人前來。”
誠王頓了頓,語速加快了一些,面露激動:“諸位義士對崇英實在多有誤解,近些年朝野謠傳的東廠惡行,實則全是西廠所為,並將之嫁禍於東廠頭上,崇英暗中救下賢臣良將無算,自身卻落得千夫所指,萬民唾罵,便是救下的那些人,崇英為了不留把柄,不引皇上猜疑,也是交由本王及戚將軍安排藏匿,自身則從不出面,是故每每思及至此,本王都心痛若絞,如此慷慨忠義之士,卻被冠上了奸佞惡名!”
柯降龍等人無不動容,他們忽而想起來,皇上繼位的前幾年,東廠作為股肱心腹,在推行新政上確實立過不少功勞,近些年才漸漸變了,他們從未細想過原因,還以為陳崇英得了權勢後,排除異己和殘害忠良便是理所應當,沒料到其中有這麼多緣由。
“不止陳督主,這倆位也是。”
戚繼光指著一旁的金甲將軍和白髮刀客,肅聲道:“於霸天於將軍,梅念華梅壯士,這二人諸位想必都認識,於將軍出身行伍,武藝高強,戰功累累,為了掃除奸佞,毅然投身於陳督主麾下,卻被眾將士視為軍中敗類,東廠走狗;梅壯士少年時便名動江湖,刀法出眾,素有俠名,效力於東廠後,亦被世人認為是貪慕虛榮的無恥小人,相較三位之高義,戚某即便再立不世之功,也深感不如。”
丐幫眾人盡皆默然,方才於霸天和梅念華殺害了不少丐幫幫眾,他們原本極為仇視,現今卻突然成了忍辱負重的忠義之士,這種反差,讓他們如何能夠輕易接受。
“戚將軍謬讚了,咱家智術淺短,力有未逮,之所以能救下一些人,也全賴帳下諸義士願效死命,實在當不起高義二字。”陳崇英唏噓感嘆。
於霸天也對眾人抱拳開口道:“方才事發緊急,又兼夜色深沉,不小心傷了貴幫諸多義士性命,於某深感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