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瑟華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71章 再見,重生明星音樂家,錦瑟華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國這部作品享譽世界,至今已有多種不同的華彩版本。阿魯秋年說:“這風格可以說是我的一般作品中所特有的,這裡沒有使用任何民間旋律。所有音調和主旋律特性都力求使這部作品具有普遍的人類價值,能被全世界的人所理解。”即便如此,阿魯秋年搭起的“架子”還是透著亞美尼亞音樂的活力。紐約愛樂樂團小號首席史密斯這樣描述這部協奏曲的魅力:“這部作品在小號手中變得如此流行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它是個華麗的曲子。它有非常吉普賽、俄羅斯、亞美尼亞風格的聲音,配有感情非常充沛的美妙旋律,充滿激動人心的快舌音那類東西。”
阿魯秋年作品數量不少但也不算龐大,作品質量都很高。在《小號協奏曲》之後,歌劇《薩亞特-諾瓦》、《交響曲》、《小交響曲》、《小提琴協奏曲》、《大號協奏曲》、《單簧管、小提琴、鋼琴三重奏》等作品都是傑作。1988年亞美尼亞發生了毀滅性的大地震,阿魯秋年卻出人意料地寫出了清新動聽的小提琴協奏曲《亞美尼亞-88》,以一種超然的心境昇華出淡淡的哀思。
秦放歌自然是想著將阿魯秋年的《小號協奏曲》也拿過來的,畢竟經典,他先拿的是海頓的小號協奏曲,胡梅爾的《降E大調小號協奏曲》他也沒打算放過。
光這三首小號協奏曲,基本就可以奠定“秦放歌”在小號歷史上的輝煌地位了!
而阿魯秋年的這首《大號協奏曲》,也是他的經典之作。
秦放歌當初在學習大號的時候,就有了“拿來主義”打算,也早就把這樣原時空的經典音樂作品,練得滾瓜爛熟。他當初學習大號,其實是為了創作,莫扎特、貝多芬之後的交響樂曲,大號都有相當重要的地位,也不可或缺。也是因為大號的發明時間相對比較晚,莫扎特、貝多芬在世的時候,大號都沒有問世呢!
秦放歌是這樣打算,也是這樣做的,在拿出莫扎特,貝多芬的交響樂曲的時候,就有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加入大號的部分。
比如,在歌劇《唐璜》中,原本的管弦樂團曲譜中,就沒有大號的分譜,那時候大號都沒有發明出來呢!
秦放歌這個站在巨人肩膀的“作曲家”,就加入了大號的角色。現在的管弦樂團中,幾乎沒有大號不存在的,至少都是會配上一隻大號,和低音提琴一起,夯實樂團低音部的基礎。
同樣,這首《大號協奏曲》中,管弦樂團曲譜中,同樣是有大號分譜的存在,用的也是標準的交響樂團配置。
在這會,秦放歌的演奏,自然是沒有交響樂團,也沒有鋼琴伴奏,都靠觀眾們腦補……
但這完全不要緊,很多沒入門的觀眾,甚至會覺得管弦樂團的伴奏有點煩人,影響他們聽主旋律之類的!
秦放歌自己則是腦補得更厲害,他在演奏的時候,也是格外的認真和投入,腦補交響樂團和他一起協奏……
就這,觀眾們聽得也是如痴如醉,因為大家都能聽得出來,看得清楚,也感覺得到,秦放歌非常進入狀態。這也是他演奏時候的常態,雖則表情動作沒啥特別的變化,但音樂裡面,卻充滿了感情和力量,他想要大家感受到的,就是音樂中的這些情感和思想。
這首大號協奏曲也不例外,一刻鐘左右的協奏曲,節奏跌宕起伏,感情變化也相當豐富,但並不突兀。似乎一切的情緒,不管是低沉憂傷,還是歡樂浪漫,都是有跡可循的,各種鋪陳渲染,也都做得格外到位。
還有少不了的華彩,憂傷中帶著力量,悲慼中又充滿著堅強。
大號最擅長表達的,自然還是低沉,雄厚的低聲部,這也是這首協奏曲的情感基調。有低谷就有高朝,有多壓抑,釋放之後,就有多快意舒暢。
最後,音樂從輝煌走向平靜,直至歸於寂無。
在這首大號協奏曲中,秦放歌差不多把大號的各種演奏技巧,都秀了個遍,包括“雙音”。但他還是有所保留的,畢竟是課外作業,太難大家都完不成的話,也沒什麼太大的意義了,所以,他曾在大師班上示範的“三音”,就沒有加入進去,算是降低了這首大號協奏曲的難度。
這也是讓很多學習大號的學生們,心中長舒一口氣,“雙音”已經夠難了!
大號協奏曲的示範演奏結束之後,今天的“秦放歌大號大師班”也就此告一段落。
現場觀眾包括老師學生還有家長們,也都用掌聲與喝彩表達他們的激動心情,除此之外,好像也沒有其他更好的方式了!
網路直播間裡,彈幕和禮物齊飛,大家也都進行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