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瑟華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56章 想通,重生明星音樂家,錦瑟華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秦放歌自己更不例外,他和社會關聯程度更高,從某種意義上說,是能透過他的音樂,影響很多人的存在。

他也不由得想起當代的天才作曲家遊景煥,他說的話非常在理,要關注人類的命運,而不是僅僅只在技巧上賣弄。或許也正是因為有道理,擊中了很多人的內心,所才不那麼不被待見。

秦放歌自己的經歷雖然離奇,也是遊景煥一輩子都沒法比的,可要論及對整個中國乃至世界變遷的認識感受,是遠遠比不得有親身經歷的遊景煥。當然,秦放歌也沒可能去重複他的經歷,他也沒有那樣的受虐傾向。

只是現在的時代脈搏是什麼,恐怕誰也搞不清楚,生活物質條件比以往好了很多,但大家似乎都沒有了信仰,除了對金錢的渴望。這也使得整個社會亂象橫生,不只之中國這樣,整個世界都差不多。秦放歌覺得這是個比爛的時代,不發生大規模的戰爭,沒把地球核平,雖然有這樣那樣的不滿,日子就都還過得去。

像是張得勝他們,最大的要求不過是子女後代們能多賺點錢,日子過得再好一點,他們最後走得也能安心,太高的奢望是不敢有的。

他們是小人物的典型代表,秦放歌自己又何嘗不是,即便最牛逼的人物,帝王將相,在漫漫時間長河中,也都顯得那麼的微不足道。

秦放歌自覺能做的事情也很有限,但也不能什麼都不去做,做人沒有夢想,和鹹魚有什麼區別。在跟林寶卿坦白交待之後,他的內心其實也輕鬆了很多,今後的路該怎麼走,也有了頭緒。

“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

這其實也是人和其他動物區別開來的重要因素之一,有遠見,能未雨綢繆,不是渾渾噩噩,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混日子。

當然,志當存高遠和珍惜當下時光並不矛盾。

第二天,秦放歌還是跟著張得勝夫妻還有小丫頭丫丫一起去翻地。有苦有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確實也不是人們都想要的東西。但沒有耕耘何來收穫,只是大家勞動的方式不同而已,工人生產,程式設計師寫程式碼,售貨員賣東西,秦放歌這樣學藝術的搞創作上臺表演,其實都差不多。

秦放歌記得以前的課本上說過,勞動光榮部分高低貴賤,只是分工不同罷了。他也勞動中,感受和坐在室內不同的韻律和節奏。還有張得勝他們唱的山歌小調以及二人轉,都給他很多啟發。加之他耳朵靈敏,感受也特別多,春寒料峭,山風呼嘯,汗水滴落,犁鋤翻地的聲音,老兩口樂觀的笑聲歌聲,蟲鳴鳥叫,丫丫摔了後的哭聲等等,可謂聲聲入耳,組合在一起,就像交響樂一樣。

這是大自然和人類共同組成的樂隊,每件事物都在各自的位置上各司其職,樂隊的指揮就是那看不見的手。

白日的勞作之後,晚上的娛樂還是看電視嘮嗑,讓秦放歌欣慰的是在他厚著臉皮問大家對新版三國演義主題曲和片尾曲的看法時,得到張得勝他們的一致認可,都說唱得不錯,也很有味道。

老村長張順還說品出其中的滄桑韻味,他甚至能跟著一起哼唱,“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歌詞自然是牛逼不解釋的,當然,秦放歌也沒好意思到吹噓他自己的作曲,也確實不是他作曲的。他們喜歡就好,秦放歌倒是忽然想起白居易來,他一生作詩很多,以諷喻詩為最有名,語言通俗易懂,被稱為“老嫗能解”。雖不見得真的是不通文的老太太都能懂,但也和後世所提倡的,走進老百姓為老百姓創作藝術的思想。

對白居易,秦放歌自然是不陌生的,還為他的兩篇大型詩歌《琵琶行》、《長恨歌》創作了音樂作品,分別送給陳天虹和王紫梓兩人。不可否認秦放歌有討好陳天虹她們的想法,但在藝術創作上,他卻是不敢有絲毫懈怠的,也自認抓住了其中的精髓。

可如果僅僅只用《琵琶行》和《長恨歌》來認識白居易,就太膚淺。白居易的生平經歷複雜,文學思想成就都特別高,他所創作的詩歌種類也相當豐富。這其中,閒適詩和諷喻詩是白居易特別看重的兩類詩作,二者都具有尚實、尚俗、務盡的特點,但在內容和情調上卻很不相同。諷喻詩志在“兼濟”,與社會政治緊相關聯,多寫得意激氣烈;閒適詩則意在“獨善”,“知足保和,吟玩性情”,從而表現出淡泊平和、閒逸悠然的情調。

諷喻詩中,最出名的篇章莫過於出現在課本上的《賣炭翁》了,反應的是當時社會的殘酷現狀。他和另外一位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作者,詩聖杜甫一樣,都有著憂國憂民的情懷。

杜甫有詩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極樂

一意孤行

天降仙妻:這個宅男是我的

司徒止寂

四合院:阿瞞看了直點頭

進擊的白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