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瑟華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79章 無語,重生明星音樂家,錦瑟華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你這……感覺自己再度被暴擊!”王紫梓都不想說什麼了,至於改編這類經典的曲目,對秦放歌這個完全可以稱得上是大作曲家的人來說根本不叫什麼事兒。一些著名的演奏家,即便沒什麼創作的天賦,也都會在演奏久了之後,有了自己的理解,從而改編這類經典的曲目。
秦放歌笑著說,“我可是無心的!”
他這道歉都沒誠意,王紫梓也乾脆識趣的不講這個,還是說完專業來吧!他當初學阮還是跟著她學的呢!可風水輪流轉,很早就到他教她了。幸好王紫梓臉皮比黃靜還是薄些,沒敢當他師父,當個師姐都很不好意思。
阮是正宗的中國樂器,由漢代琵琶衍變而來,其歷史悠久,音響富於特色。漢武帝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張騫出使烏孫國,烏孫王昆彌與漢通婚,在烏孫公主出嫁前,漢武帝為她做了一件樂器以解遙途思念之情,此樂器便是“阮”,古代稱之為“秦琵琶”。
而西晉的“竹林七賢”之一阮咸善彈此種樂器,因此後人稱之為“阮咸“或”阮咸琵琶”。
王昭君出塞時,所彈的琵琶實際上就是今所說的阮,而並非真正的琵琶。
唐代詩人白居易也曾在詩《和令狐僕射小飲聽阮咸》中寫到:“掩抑復悽清,非琴不是箏。還彈樂府曲,別佔阮家名。古調何人識,初聞滿座驚。落盤珠歷歷,搖珮玉琤琤,似勸杯中物,如含林下情。時移音律改,豈是昔時聲。”
阮這件樂器在唐代的影響可見一斑,當然,和琵琶還是不能比的。到宋代的時候,阮咸簡稱為阮,此名稱沿襲至今。期間阮一度失傳,尤其清朝的時候,在近現代的時候,阮這件古老的樂器又重新煥發了新的光彩,但這已經是經過幾代人改良後的結果。也有很多的型別,高音阮,小阮,中阮,大阮,倍低音阮等等。
阮的音色圓潤,渾厚,音域寬廣,古代的時候就已成為獨奏,合奏、重奏的主要樂器。但阮的曲目跟其他民族樂器經典曲目一樣,只有極少數幾首能流傳下來,現在所謂經典曲目,其實也都是近一兩百年的才開始創作的。
這其中,古琴曲譜算是儲存最好的,但古琴現在的普及率也是相當堪憂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