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環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2部分,三國我當皇帝,指環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依然是應天順時,受茲明命。
大體也差不多。
只是把敕字改成了詔字。
裡面要趙風派人把王子劉稚,秘密送到洛陽。
證人、證物,都需要送到。
昔陽亭侯,就是因為找到,中山穆王最後的血脈,才被賜封的。
以趙風的戰功,升任太守、國相一類的職務,是沒有一點問題。
雖然可以勉強封侯。
但侯也分三六九等。
侯是漢朝最高爵位的一個總稱。
其實還分為關外侯、關中侯、關內侯、列侯。
關外侯、關中侯、關內侯,就是以地區來劃分的。
關外侯就是偏遠地區,人口十分稀少。
關中侯就是除司隸以外的地區。
關內侯就是司隸地區。
這幾個侯的本質都是一樣,有封邑無封國。
其封邑在所屬縣的管轄下,關內侯只能收其封邑的租稅,在縣內沒有其他權力。
前年,靈帝劉宏,就開了先河,賣關內侯,值五百萬錢。
他的上一任,桓帝劉志,最高也就賣到了關外侯。
本來爵位裡只有關內侯,沒有關外侯和關中侯的。
這都是桓帝劉志,為了方便賣官私自加的。
一是,為了安撫現有的侯爵,讓這些侯爵的阻力不是那麼大。
二是,為了給以後預留空間。
然後靈帝就發揚光大,果然賣到了關內侯。
關內侯之上,就是列侯。
列侯有封地,有食邑,可世襲。
列侯是封地內的最高統治者。
列侯又分為亭候、鄉侯、縣侯。
如果是在西漢,趙風就可以立國了。
雖然只是亭國。
不過,東漢改制了。
只有縣侯才可以那些權利。
亭候和鄉侯,已經不能立國了。
比如中山國內的安國。
這些都是侯爵,並沒有明顯的高低之分。
只是食邑的多少不同而已。
第二百四十八章 督郵找茬
朝廷一行人,高高興興的吃喝完,就被趙風安置到醉仙樓去了。
等這些人一走。
趙雲走到大廳中央,一拱手:“恭喜兄長!”
趙風笑道:“雲弟就不用跟我客氣了。”
趙雲退到旁邊後。
張武、黃邵、典韋,接著走到大廳中央,單膝跪地,一拱手:“參見主公!”
“恭喜主公加官進爵!”
大漢律法,侯是最高爵位。
又有三公必封侯之說。
加上週朝侯爵上面還有公爵和王爵。
所以通常封了侯爵之人,都可以稱公,是尊稱。
趙風虛空一抬手:“都起來吧,都是自己人,不用這麼多虛禮。”
張武、黃邵、典韋,起來後,退入兩旁。
田豐和蘇由,也走到中間。
田豐行了一揖,蘇由一拱手:“恭喜中山相。”
趙風聽完,眉頭就皺了起來。
蘇由叫自己中山相也就算了。
田豐也叫中山相。
就算叫侯爺,也比較中山相要親近。
就算不叫侯爺,稱呼昔陽亭侯,也是可以的嘛。
再不濟,也應該叫伯虎嘛。
田豐看到趙風皺眉後,問道:“伯虎為何眉頭深鎖?”
趙風怎麼可能把實話說出來。
只能找個藉口:“雖然我現在是敕官、封侯。”
“但是,根據慣例。”
“這個中山相,怎麼也要繳納五百萬錢。”
“這個侯爵,又是要繳納五百萬錢。”
“我這是為錢發愁啊!”
這都是有先例的。
河內人司馬直,被任命為鉅鹿太守,要繳納五百萬錢。
因他平素有清謙之稱,故將他應交的修宮錢數額減少三百萬。
司馬直接到詔書後,悵然長嘆,說:“身為百姓的父母官,卻要剝削百姓去迎合當前這種弊政,我於心不忍。”遂藉口有病而辭職,但是未獲批准。
在赴任途中,他走到孟津,上書極為詳細直率地陳述了當時的各種弊政,然後服毒自殺。
國相和太守是差不多的職務,所以也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