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0部分,抗日之雪恥,賴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北方面軍四周都是中***隊,儘管這些中***隊內部矛盾重重,但是在面對大***帝國的時候態度卻是一致的,現在這些了中***隊都看出了方面軍的虛弱,儘管北面的韓雲華所部近段時間沒有針對方面軍的行動,而且根據特高科的分析短時間內塞北的那位是不可能有針對帝國的趨勢,當然特殊情況除外。
但是不管是國民『政府』蔣的嫡系中央軍還是第二戰區閻的晉綏軍這段時間卻是動作頻繁,就連一直龜縮在東條山的衛立煌所部也開始蠢蠢欲動,部分部隊已經走出了東條山。而晉東南的八路軍也不甘落後,近段時間像打了雞血一樣亢奮,頻頻對山西的第一軍發動襲擊,這一切都讓多田駿感覺到了嚴重的威脅。
和中***隊打了近三年,多田駿很清楚中***隊的習『性』,要不是非不得已中***隊是不會和帝國精銳死磕的,更不會主動發起大規模攻擊,但是現在中***隊頻頻出擊只能說明一個道理,那就是他們已經有了一個共識——帝國士兵的戰鬥力下降了。
這一發現讓多田駿很擔心,別人也許不清楚,但是一直就在前線作戰的多田駿又怎能感覺不出來部隊的變化,要說37年的帝***隊像非洲草原上的雄獅一樣所向披靡無人可擋,那麼此時的帝國部隊就是老年的獅子,連八路軍這樣的土狗也敢正面同帝***隊叫板了。多田駿很明顯的感覺到帝***隊的戰鬥力下降了,而且下降的幅度很大,他也試著分析了一下戰鬥力下降的原因,老兵損失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中***隊的進步很大,其戰鬥力以及野戰能力明顯增強了,此消彼長之下就顯得帝***隊的戰鬥力下降了不少。
鑑於中***隊短時間內不會給方面軍休整的時間,多田駿命令各防區的部隊短時間內不要同支那部隊發生大規模衝突,儘量將戰鬥控制在一定的範圍內。同時多田駿又以華北方面軍司令部最高指揮官的名義向軍部的高層連續發了六封緊急電報,電報內容只有一個,那就是援軍必須在十月20日之前到達天津港,不然北支那的局勢必將進一步糜爛。
多田駿這段時間的連續動作雖然不大,但是卻暫時成功的將華北的軍事穩定了下來,儘管冀南、晉東南、晉西北、魯東南都尚在交戰,但是規模都不大,甚至連大隊一級的規模都談不上,所以軍部對於多田駿的表現還是很滿意的。
而且軍部的參謀本部也很贊同多田駿的分析,所以在軍部實際掌控者閒院宮載仁親王的親自指示下準備調撥給華北方面軍的六個乙等師團迅速在東京裝船。
華北方面軍的行動也沒有刻意隱蔽,更談不上是軍事絕密,所以很快韓雲華的書桌上就出現了一份華北方面軍近期活動的情報,其中包括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多田駿的資料。
對於多田駿這段時間的一舉一動韓雲華還是很關注的,畢竟今後很長一段時間內內***軍區要和這位***中將打交道,瞭解對手是必須的。不過看完錢壯飛的情報部門收集到的關於這位原第三軍司令官的個人資料後,韓雲華眉頭不由得皺了起來。
錢壯飛的情報部組建的時間確實有些短,儘管有韓雲華的大力支援,但是確實是底蘊不夠深厚,所以對於華北地區之外的事情關注力還是很差勁的。就拿上一次韓雲華可以交代給錢壯飛,讓他盯著歐洲方面的動向,尤其是盯著德國。但是直到德國突襲波蘭兩天後韓雲華才得到確切的訊息,而國民『政府』的軍統部門當天晚上就得知了這一訊息,並且迅速傳回了國內。
這次韓雲華看完情報部門收集到的關於多田駿的資料後也有些納悶,要是其他人韓雲華也許不清楚,但是對於歷任的華北方面軍司令官他還是很清楚的,除了首任司令官寺內壽一大將以及最出名歷時最長的岡村寧次大將外,韓雲華最瞭解的還是多田駿這位在華北任職不到一年,但是卻戰果“輝煌”的日軍中將。因此和自己的記憶中關於多田駿的資料一對照就發現了很多錯誤,據韓雲華所知多田駿是個中國通出身的軍人,曾經三次到北京的陸軍大學任教官。第一次是在1917年還是個大尉的他第一次到北京陸大任教,當時是北洋軍閥執政時期。1926年已晉升為中佐的他再次來到北京陸大,此時北京『政府』的權利掌握在張作霖的手裡。第三次是在九一八事變前夕,蔣介石的國民『政府』已在名義上統一了全國,北京也已改名為北平。七七事變後基本沒有在陸軍中央任職經驗的他在石原莞爾的推舉下擔任參謀次長,和陸軍軍務科長的柴山兼四郎一起支援石原的不擴大方針,認為對華戰爭只能消弱對蘇戰備,打下南京後,還一貫堅持跟蔣介石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