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8部分,抗日之雪恥,賴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查出來,不過支那部隊守軍的人數大約只有四百餘人,只要司令官下令,最多半個小時就能拿下寬城。”筱冢一郎回答道。
“八嘎,你的參謀本部優秀的參謀的喲西,怎麼連敵人最基本的情況也不知道,最起碼我要知道守城之敵的編制、部隊番號、人數、指揮官名稱以及愛好、部隊的武器裝備情況、是不是有火炮等?”吉田直中將不滿地怒喝道。
筱冢一郎急忙道:“小裹(將軍),我們的情報來源都是掌握在特高科手裡,所以我們所有的情報都來自特高科,這些資料也不例外。但是特高科一直以來對於支那韓雲華所部的資料收集的教過並不理想,前段時間卑職還聽特高科的一位同鄉說,特高科的負責人山口將軍還因為韓雲華所部的事情遭到了彬山元司令官閣下的訓斥,所以我們現在對於支那韓雲華所部的瞭解甚少。”
同筱冢一郎不同的是,吉田直中將很清楚特高科收集資料的程式和標準。在開戰之前,特高科就開始針對中***官以及有名望的紳士進行調查收集。但是由於當時中日並沒有開戰,收集資料也只能秘密收集,所以日軍收集中國相關相關資料的時候都是很有針對『性』,例如在收集中***官的資料的時候,日軍的標準是軍銜少將以上或者是正師級以上的軍官,反過來說只有少將以上或者正師級的幹部才有資格被日軍重視。而就***八路軍而言,能夠引起日軍注意的也就朱『毛』等有限幾人,像當時還只是一個小小的步兵連長的韓雲華根本就引不起日軍的絲毫興趣。
而之後韓雲華本人則是對自己以及手下的各級軍官都加強了保密工作,所以日軍想收集的時候已經很困難了,所以也就導致日軍在對付韓雲華所部的時候不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情報的落後也讓特高科在華北受到了日軍各級軍官的普遍質疑。
吉田直中將想了想說道:“命令部隊立即吃飯,休息一個小時後一舉拿下寬城,然後馬不停蹄連夜趕往承德。”
“哈伊!”
命令傳達後日軍騎兵部隊立即下馬休息吃飯,每個士兵都拿出早就準備好的並且隨身攜帶的戰略食品——飯糰。就著冷水,吃著飯糰,這就是日軍平時的食物。
日軍的伙食相對來說還是很不錯的,不過行軍打仗的時候就不行了,由於國力的原因各國戰時給士兵們準備的伙食標準和樣式也各不相同,就拿日軍來說吧,日軍行軍時吃的是預備好的飯糰,這個飯糰是什麼東東呢,飯糰就是米飯糰,最簡單的飯糰就是在做好的熱飯里加上自己口味的調料,再捏成團,形狀按自己喜歡的捏,可一在裡面加上喜歡的餡,啥都可以就是不能是有汁水的,也可以是把餡料和飯拌在一起再捏成團,完了在貼片小海苔就可以了,其實就是***人的快餐,和中國的餈飯糰差不多。
不過這樣只是我們想象中的美味,其實當時***士兵吃的飯糰和我們現在買的那個飯糰簡直就是兩種東東。戰時***陸軍和海軍計程車兵們通常所吃的早餐就是涼米飯加鹹菜以及一杯冰冷的茶,而且要極快地吃完, 以便趕回去繼續軍事『操』練。午餐可能是米飯加上一點肉或魚, 晚飯則不過是一碗湯加上一點點米飯和蔬菜。
就拿陸軍昭和6年伙食標準來說,日軍每個士兵每天不過米640克、 麥200克、 罐頭肉150克 、乾菜110克 、泡菜40克 、醬油:20克 、鹽12克、糖15克、 茶3克。 不過侵華戰爭開始後,部隊食物配給就一個命令:現地自給。
而相比之下中***隊的伙食就要差了很多,就拿***陸軍1945年伙食標準來說,國民『政府』每一個士兵每天的糧食配給是中熟米27兩、 蔬菜1斤 、肉類一兩四錢、豆類一兩四錢 、油六錢、 鹽四錢 (1斤=600克。1斤=16兩。1兩=37。5克。1錢=3。73克)。
但是就這麼一小點糧食配給也只是書面上的東西,二戰後期中國有一部分士兵轉戰緬甸,成了著名的中國遠征軍,等這支部隊後來到達印度英***事基地的時候,在英美的部隊看來,中國***軍隊就是一支不折不扣的“乞丐部隊”。
物資短缺給補給帶來困難不但影響了中***隊的戰鬥力,同時也影響了中國部分軍隊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進一步惡化了士兵們的生存環境 。即使是蔣介石的嫡系部隊,士兵們也總是吃不飽,不光糧食,幾乎所有的軍需物資都很匱乏。
當時***部隊每人一支中正式步槍,軍裝每人一套,但長期不換髮新軍裝,於是有的部隊行軍幾個月後,軍裝破破爛爛,被叫做“乞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