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9部分,抗日之雪恥,賴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成立汪偽政權對抗蔣介石的國民『政府』是日軍既定的策略,在***外務省上呈給內閣的報告中詳細報告了汪偽政權成立的經過。1938年5月20日日軍攻佔了徐州,在當時就大陸上的戰局說來,雖然是一個很大的進展,但鑑於事變處理的前途還很遙遠,為了集中國力今後直接解決事變,以期在本年內達成戰爭目的的前提下,應就內外政策即須施行的事項進行研究。1938年6月13日,五相會議即以此為主旨,決定了“今後中國事變指導方針”,並且根據情況接受第三國的友好斡旋的條件。如果舊南京『政府』投降,便把它合併於新興中國中央政權之下;如果不投降時,便傾全國的力量把舊南京『政府』擊潰或迫使其投降;同時,擴大並加強親日各個政權,儘快使這些政權集其大成地統一為一個政權,形成為中國中央『政府』,以此使內外不能不承認新政權代替舊南京『政府』。
而蔣介石主導的國民『政府』自抗日戰爭爆發以後在正面戰場節節抗擊日軍,雖然幾大會戰都是以失敗而告終,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正是由於蔣介石『政府』開展初期的這種堅持才迫使日軍不得不轉變對華政策,並且開始策劃組建一個新的『政府』以代替蔣介石的國民『政府』。
其實對於和一箇中國的政客合作***國內高層的意見並不統一,軍部內也有人從作戰的角度表示反對汪精衛工作的,但是經6月6日五相會議決定:為了配合對現階段全面戰爭的指導,基於自主立場處理問題,建立新中央『政府』,可以作為一般的方針。新中央『政府』以汪、吳(佩孚)、既成政權、以及翻然悔悟的重慶『政府』為組成分子。雖系中國方面的問題,但我方應適當協助其建立。同時將來的政治形式,應按照歷史和現實情況,採取分治合作原則。至於其內容,除根據“日華新關係調整方針”外,內政問題,由中國方面自行處理,並決定承認以放棄抗日容共、採取親日“滿”防共為方針的***和三民主義。
從汪精衛離日後到新南京“國民『政府』”成立這個傀儡政權,之間不過一年多的時間,但是就是這一年,汪精衛經歷了很多。汪精衛於1939年6月18日離開東京,24日到天津,與王克敏和杉山司令官會面,並與吳佩孚會見,但意見不合。28日到上海,與梁鴻志、溫宗堯、陳群、任援道會見。7月3日在南京與山田軍司令官會見。7月23日到廣州,與軍司令部協商,8月15日回到上海。8月28日召開***六全大會,發表宣言政綱,決定建立新中央黨部,開始了各地黨部的重建工作。9月1日向全國發出通電。19日和20日召開與梁、王的所謂三巨頭會談,商討召開中央政治會議。從9月下旬起,積極與各黨各派、無黨無派、財界、政界、文化界聯絡,完成與國家社會黨的聯絡,繼續與吳佩孚聯絡。軍事工作方面主要側重廣東,以張發奎、鄧龍光、李漢魂為物件。其他則以東北系的鮑文樾、楊毓���鞅畢檔牧跤舴搖⒅4笳隆⒘躡鰨��薄⑺拇ǚ矯嫻難鉕褚弧⒁杜畹取9賾誆普�⒕�謎�擼�貧┝搜芯糠槳福�芯炕�薄⒒�械募瘸墒率怠�12月30日,暗中與梅機關簽訂日華協議文書。1940年1月16日,汪精衛對蔣介石發出最後的和平勸告。2月12日,汪與各黨各派社會上孚有聲望的人士會談,認為關於建立中央『政府』的大綱和政綱等的意見一致,接著在1月23日和24日兩天召開所謂青島會議,於是在3月20日起的3天內召開了奠定新『政府』基礎的南京中央政治會議,終於在1940年3月30日,“國民『政府』”還都南京,成立了新中央『政府』。1940年3月30日,醞釀了一年之久的汪精衛,在得到***許可的情況下,在南京成立國民『政府』並舉行成立典禮,我們現在通稱的“汪偽政權”就此拉開了它五年多悲劇命運的序幕。
汪偽政權的成立不管是對韓雲華來說還是對於整個中華民族來說都絕對不是一件好事。汪偽政權的危害是巨大的,比之前的偽滿洲國以及王克敏等人在北平組建的偽國民臨時『政府』的危害還要大得多。雖然韓雲華對於汪精衛成立傀儡政權的原因有一定的瞭解,但是這不妨礙韓雲華對於汪偽政權成員的痛恨,汪對抗戰本無信心,雖然寫過裝點門面的抗戰八股,但他的得意之作,還在罵游擊隊,說他們是游來游去,遊而不擊。汪精衛、陳璧君夫『婦』倆深感寄人籬下,十分抑鬱,如果一朝獨立為王,朝廷雖小,終勝牛後,所以民族軟骨病在他身上起了作用。汪精衛等設法秘密脫離蔣介石的控制,逃到越南河內,然後由***首相近衛文麿發表一個對中國招降的宣告,汪精衛便發電響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